相信未来的三十年,上海精神的内涵会更充分的体现。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教师,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上海更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倪红艳:30年前,上海浦东地区生产总值60亿元;2019年,这一数字已是1.27万亿元,增长了210倍。浦东,以占全国1/8000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80的GDP、1/15的外贸进出口总额。
曾有这么一个比喻:如果说我国的海岸线像一张弓,那么长江就是这张弓上的箭,而位于海岸线中点长江口的浦东则是这支箭的箭头,作为箭头的浦东一旦起飞,将带动整个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的发展,对全国的改革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现在的浦东正在发挥这样的影响和作用。而这一成果的背后是浦东各条战线的决策者、建设者贡献的智慧和汗水,他们拥有的国家情怀和创新精神。
何为“情怀”,它是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人要干好工作是要有些情怀的,尤其是家国情怀,那样他(她)才能脱离狭隘的自私心理,才能脱离低级的计较行为。努力接近勤奋、奉献甚至忘我的境界,有了境界的工作状态,干什么工作不能干好,干什么工作会没有效率,甚至是创新是一个个创新成果的涌现。向浦东的建设者致敬,向浦东的建设者看齐。
王丽娜:浦东开发开放30年,走的是一条解放思想的改革之路。30年来,浦东敢为人先,坚持首创,始终站在中国改革的最前沿。这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使得浦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带路人,并不断影响和带动中国其他地区的发展。
浦东开发开放30年,走得是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的奋斗历程。这过程反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作风;简朴的设施陈列,反映出改革开放大潮中共产党人的初心坚守。
浦东开发开放30年,走的是一条沟通东西的开放之路。30年前,浦东积极走出去、请进来,通过扩大开放让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今天,在浦东开发开放的已有基础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启动,浦东和上海不断引领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格局,并在对外经贸交往合作中发挥功能高地作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引领推动作用。
很有幸能见证浦东发展的突飞猛进,作为新上海青年教师,更应在本职工作中实践坚守信仰、执着奋进的梦想精神、百折不挠、真抓实干的奋斗精神、勇于突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心用力用情呵护每一个生命,实现每一个学生生命的精彩!
夏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浦东开发开放迎来了而立之年,更迎来了大丰收。三十年,如今看来弹指一挥间,实际上却是漫长的日夜积淀。正如俗语所说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欣喜、惊叹它今天的成就,不如学习它三十年所有的探索气概,这其中包含了艰辛、付出与智慧。而这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上海卓越的精神品质。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可以自主安排时间观看纪录片,细细了解浦东发展的过程,将这一份独特的拼劲、闯劲、韧劲融入于我们的血液,融入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奇迹没有出现之前,要甘于平庸,甘于探索,享受创造奇迹的过程,相信奇迹就在未来某个时刻等待我们。
文力玉:4月18日,浦东开发开放迎来30周年。短短30年的历程,浦东从一个农田遍布的不便之地,变成了一个高楼林立、功能完善、四通八达、全球水准的现代化国际城区,令人惊艳的巨变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功实践,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更是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的“真实写照”。
在浦东而立之年之际,客观理性地总结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功经验,在日趋复杂的全球化时代,对国家、城市发展均有十分重大的参考借鉴意义。浦东30年创造的奇迹,折射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坚定行动,更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如今,三十而立的浦东再立潮头,在“再出发”的新征程中,高举浦东开发开放旗帜,奋力创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奇迹,奋进新时代,创造新未来!
赵轶:12月25日下午,我们全体党员集中观看并学习了浦东发展史。三十年来,浦东不负重望,从贫瘠落后少有人光顾的“烂泥滩”一跃成为上海、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繁华的地方之一,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东方明珠电视塔、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这些新地标成为上海的代名词,让这个悠久的大城市更加光彩夺目,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浦东的大发展,是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大地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她雄辩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她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都是奋斗出来的!和深圳的腾飞一样,浦东的发展崛起,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利益于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宝贵战略机遇期,同时也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敢想敢拼和辛勤付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李敏:上海是一座国际城市,非常现代。它被黄浦江分为两边,一边是高楼林立的浦东,一边是古老繁华的浦西。今天让我们来讲讲浦东。之前说浦东高楼林立,这可一点儿也不假,特别是陆家嘴,高楼大厦呀,跟森林里的树木一样多。而且,有很多上海标志性建筑都健在那里:东方明珠、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等等。这些建筑各有各的.特点:东方明珠像糖葫芦,一根柱子上串着几个圆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活像个长方体,可是最顶上却缺了一快小正方体;金茂大厦像个针筒,上面尖下面粗。浦东的交通也很发达。浦东有直通机场的中国的磁悬浮列车,现代的浦东机场,四通八达的轻轨和地铁,更不要说那些宽阔的大马路和高速路了。这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浦东的人也很多。世博源就证实了这句话。不管黄浦江可以说是上海的母亲河,它属于上海的所有居民。关于黄浦江可有个动人的传说哦。很久以前,上海曾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其中流淌着一条浅河。雨水多了,就泛滥成灾;雨水少了,就河底朝天。人们深受其害,咒之为“断头河”。后来,战国时楚令君来到“断头河”河畔,弄清楚来龙去脉后,便带领老百姓治水,使之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一泻而入东海。从此两岸的人们安居乐业。现在黄浦江两岸的风景也成为上海的景点哩。啊,我的浦东!它高楼林立、交通发达、人口众多,还有属于上海居民的黄浦江!我眼中的浦东,它是多么美丽啊!
李雪:12月28日下午4点,我参加了我校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学习了浦东发展30周年变化,领会东方风来,令我惊叹的是浦东发展巨变如此之大,祖国发展如此之快,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时间轴上的一个鲜明坐标,而立之年的浦东现在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30年弹指一挥间,浦东历经沧桑巨变。经过30年发展,浦东已经从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历程,走的是一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是一条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之路,是一条打破常规、创新突破之路。“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黄浦江边有个烂泥渡,烂泥渡路边有个烂泥渡镇,行人路过,没有好衣裤”……这些是曾经藏在上海这座城市记忆深处的顺口溜。30年来,在党中央对浦东开发开放高度重视、深切关怀下,浦东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30年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风起云涌,党中央全面研判国际国内大势,统筹把握改革发展大局,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掀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崭新篇章。如今,浦东依然高举开发开放的旗帜,不断向世界展示着中国道路和中国力量,标注着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高度。“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春华秋实三十年,扬帆激荡新征程。浦东改革开放再扬帆,上海这颗耀眼的东方明珠,一定能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一定能展现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气象!
李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是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二十年前我们到国外,华人自我介绍时,基本分为:台湾人、香港人,接下来就是上海人——好像能代表了大陆一样。这是因为上海的国际化地位,还有一个就是那些年浦东的飞速发展。
浦东开发的想法一百多年前就有了,但浦东浦西隔着一条黄浦江,半岛区域的浦东物流无法辐射全国,所以一直没能开发。浦东开发,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着我国造桥和隧道技术的突破,九十年代正式开发,地理区位优势全国最好的浦东,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1998年我来上海的时候,至少每个月要去一趟浦东。那时候除了小陆家嘴一带,再往东去,就很荒凉偏僻了。之后就是高楼一个个建起来。金茂、环球……每当新的地标建成,大家都要去登高远眺一下,如果说“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去看浦东,这个感觉就最明显了。从最初的十六铺码头、到南浦大桥、过江隧道,从一开始还作为旅游景点,到后来变成人们的日常。再后来就是不断地扩张、合并新区,鲜花港、野生动物园、到迪士尼、临港新城,轨道交错,越来越繁华。这是一个二十多年沪龄的新上海人的切身感受。
王明华: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1990年,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向世界宣示中国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掀开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历史篇章。
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多年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把握世界大势和发展规律,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描绘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蓝图,为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确立了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三十而立,浦东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继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浦东就一定能创造开发开放的新奇迹。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