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高于天 青春梦启航
-----华理科高航天日活动
4月24日,是第七个“
中国航天日”,今年航天日以“航天点亮梦想”为主题。华理科高线上组织主题为“学习航天精神,青春梦想启航”的升旗仪式演讲,同时组织学生收看 “理想高于天 青春梦启航”,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樊萍的听习近平总书记谈“航天梦”——走近“神州十三号”团课讲座。希望能在学生中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知识,教育学生你能够铭记航天历史、传承航天精神,激发华理科高学子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一、升旗仪式演讲
学习航天精神 青春梦想启航
高一(8)班黄俊皓
尊敬的乔校长,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 上午好。我是来自高一(8)班的黄俊皓。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学习航天精神 青春梦想启航》
4月24日是“
中国航天日”,今年航天日主题是“航天点亮梦想”。 “
中国航天日”的设立,就是要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
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上周,我们还在线上观看了,搭载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十三的成功,承载了
中国载人航天多个“首次”突破,都代表了
中国航天全新高度,具有非凡意义。我校作为科技特色高中,学校为我们创建了科技环境和平台,我们华理科高的学子,也要用航天英雄的勇往直前、不懈奋斗、勇于创新精神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完善自我,掌握知识,为振兴科技强国的
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面对严峻的疫情的冲击,面对“神十三”的成功着陆,我们新时代的高中生,更应该立下高远志向,憧憬未来,迎接无线的机遇与挑战。现阶段的我们,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不管是面对黑板还是面对屏幕,努力学习永远都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有效提升线上学习的效率。 加强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动手操作让主动学习代替被动听课。制定明确的目标,高效率的学习过程,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大目标,再把大目标转化成每天的小目标,这样,每天就会有进步。抓住线上学习的优点,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有效的学习,不断攻坚与巩固。我相信坚持与自律,每个人都会有提升自己线上学习效率。
同学们,现阶段上海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仍处于关键时刻,为了完成上海战疫的全面胜利,我们也必须坚持做好防疫三件套和五还要。同时,我们也应当把疫情经历当作成长的而考验与历练,铭记着一次特殊的经历,在特殊时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努力学习成就自我的精彩,实现青春梦想。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二、收看“理想高于天 青春梦启航”讲座
三、学生感想
今天是
中国航天日,通过航天课堂的学习,我了解到了“神舟十三号”的三位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工作和生活。看似简单的日常饮食、工作生活,在太空中都变得十分不易。在航天员们的太空生活和工作背后,是许许多多人的付出与贡献。同时,我还感受到了航天员进入太空工作的危险与不易。然而,即使要面对巨大的风险和挑战,航天员们依旧用他们高度的敬业精神出色地完成了所有工作,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航天员的奉献精神与敬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后辈的我们,要学习航天员们的优秀品质,发扬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热爱祖国、尽责敬业的精神。应该发愤图强,积极向上,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为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高一(1)班李王毅
在观看此主题团课中,我感受到了
中国力量和航天员们的
中国精神。在视频中,我们回顾了神舟十三的一些高光时刻: 他们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和实验,他们也成功了许多‘首次’,他们在
中国空间站首次进行太空授课,首次出舱等等。在足食篇中,我们了解到了太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这不禁让我们对那些航天员感到钦佩和赞赏。此外,我们还学习到了在轨能源拓展功能和太阳翼的知识,这让我们受益匪浅。最后,看到祖国的航天事业有如此的成就,我由衷的感到自豪,探索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创新,不懈的追求航天梦!
高一(3)班叶杨洋
今天观看了战疫云团课,其主题为“理想高于天 青春梦起航”,旨在弘扬航天精神。视频开始时,就可以看见三位宇航员在空间站的的样子,他们是如此的伟大。前不久,三位宇航员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回到了祖国。宇航员的故事让人为之动容,他们的坚强不屈,顽强毅力,超强体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在疫情之下,即使有着空间的限制,我作为一名新时代少年,也应该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建设祖国,建设未来的重担终有一天会落到我们这一代的肩上,奋发图强,提升自我,振兴中华!
高一(4)张艾鑫
今日是4月24日,我观看了“理想高于天,青春梦起航“弘扬航天精神主题思政课。该课分别是由安居篇,足食篇,乐业篇分别进行讲述。通过这次团课,我也明白了神13航天员积极完成任务的背后也冒着生命的危险。同时我也明白了,航天员的背后有着一个庞大的航天团队的支持,如果没有他们,航天也无法飞上宇宙。航天员们也在这长达半年的航天生活中完成了许多的任务。开创了多个第一。更值得注意的是女航天员王亚平作为
中国首位出舱行走的女航天员,充分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也更应该努力学习,拼搏向上。在自己所热爱的行业中奋斗,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提供更好的社会基础与工业水平,支持航天工作者们建设更加完善的航天体系,为航天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助力
中国在成为航天强国的路上越走越远。
高一(5)班 王铎
今天4月24日是航天日,在云团课中,
中国空间站型号主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樊萍为我们展示了以在太空中的智能家居,食品,丰衣三方面的宇航员生活。60年风雨兼程,几代人开拓创新,
中国航天以实际行动展现着航天大国的担当。在此次战役云团课,感受到
中国航天人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航天精神,让我这一个小小的学生受益匪浅,也许将来我并不会成就什么大事大业,但在我在做一件小事面前,会记得航天人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在与人合作中会记得航天人的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在舆论争执面前更会坚持航天人的国家情怀,
高一(6)班 王家欢
航天点亮梦想,今天是
中国航天日,我观看了战疫云团课—弘扬航天精神思政课,感触很深。几十年来,从两弹一星到如今是神舟十三号,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飞速发展,见证了东方大国从一穷二白到国富民强的崛起。几十年来,一代代的
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铸造了辉煌的成就。神舟十三号是
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在太空中度过了183天,期间王亚平女士实现了
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出舱;航天员们也在太空过年,做了一系列实验,并远程给我们授课。我感觉非常自豪。星辰征途无止境。逐梦之行不停歇。我将以奋斗之青春书写人生华章!
高一(7)班 张嘉李
今天中午学校组织学生集体观看 “战役云团课”自2021年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成为入住
中国空间站的第二批航天员,他们不仅是三名航天员,并且是三名
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我今天看了直播后,不由得在内心赞叹
中国的科技越来越强大,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探索浩瀚宇宙、茫茫星海是人类永恒的目标,我们
中国的航天科技和技术也越来越好,我们学生也要做好自己,为
中国科技奉献自己但的力量
高一(8)班陈鑫迪
神州十三号已经返回陆地,这标志着
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即将开启空间站建造阶段,从神州一号到现在的十三号,不知过了多少年,
中国在航天事业中不断前行 走在世界的前列,
中国也从原来的落后国家走到现在的科技大国。宇航员们在空间站中为我们带来了相关课程,普及航空知识,同时,他们也有任务在身。wifi,二维码也登上宇宙,宇航员们能够用手机控制舱内灯光,让我眼前一亮,宇航员的用水也实现循环利用,这些都是我国科学家的功劳。在太空中,宇航员的身体会受到影响,所以航天员们的饮食也受到严格管理,航空餐中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科学家帮助他们推出了120多中食物,口味丰富。他们是作为探索未知的先驱者 ,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为国家最贡献。
高二2班 沈昊天
今天我观看了“理想高于天 青春梦启航”——弘扬航天精神主题思政课的第一节课:《听习近平总书记谈“航天梦”——走近“神舟十三号”》。我们先观看了一段神舟十三号的高光时刻录像剪辑,领略了神舟十三号航天任务中的各个精彩瞬间,令人为之震撼。随后,主持人为我们解答了整个任务过程中大家的许多疑惑。飞行员在飞船内与地球上有所区别的吃、穿、住各个方面,飞船上能源的循环、获取,都展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2022年4月16日,经过六个月的太空生活,神舟13号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回到了地球。这次任务的成功意味着
中国航天又前进了一步。这样伟大的成就背后是无数
中国航天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他们默默地奉献着,推动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我们青年学生也应当努力进取为国家的事业出力,我为
中国的航天事业感到骄傲,希望它能在未来发展的更好!
高二8班 毕金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