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五班的黄奕哲。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4月24日我们将共同迎来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当“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的主题点亮上海主场,54年前那个改写历史的时刻仿佛穿越时空与我们重逢——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带着《东方红》的旋律升入太空,从此,浩瀚宇宙有了属于中国人的星辰坐标。
回望征程,从西北戈壁到文昌海岸,从38万公里外的月球到数亿公里外的火星,中国航天人用半个世纪写就一部“追星史诗”: 从“东方红一号”划破苍穹,到“神舟”飞船遨游太空;从“嫦娥”探月带回月壤,到“天问”登陆火星乌托邦平原;从“北斗”组网服务全球,到“天宫”空间站建成“太空家园”。中国航天人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信念,用短短几十年走过了发达国家百年的航天之路。这些成就背后,是无数科学家隐姓埋名、甘于奉献的坚守,是几代航天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
凝望脚下,在平凡中孕育航天精神。同学们,或许有人会觉得航天事业遥不可及,但那些托举火箭腾空的力量,正藏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解数学题时追求精确到毫厘的严谨,不正是轨道计算需要的态度?物理实验时反复校准仪器的执着,不就是卫星调试必备的耐心?这都是在培养航天事业所需的严谨与创新;当我们面对挫折仍坚持目标、团队合作共克难题时,我们已在践行航天精神的内核。
展望未来,在奋斗中接续航天梦。中国航天奠基人任新民院士曾说:“航天事业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我们这一代人生逢其时,中国航天已迈入“空间站时代”,未来还将探索月球、火星甚至更远的深空。而这一切,需要更多青年投身科学、勇于创新。而我们立足的校园,又厚植科技信息化的土壤,让我们在学校搭建的各类科技信息平台之上,积极成长:关注科技前沿,培养科学素养;打好学科基础,锤炼逻辑思维;保持好奇与热爱,像航天人一样永葆探索的激情。以“脚踏实地”的态度,以“仰望星空”的志向点燃奋斗激情!或许未来的航天工程师、科学家就在今天我们的校园里诞生!
中国航天的故事是永不止步的“接力赛”。让我们新一代青年接住历史的接力棒,以“中国航天日”为激励,将个人梦想融入民族复兴的星河,用青春的智慧与汗水,在新时代的“航天日记”中,写下属于我们这代人精彩的一页!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