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最大限度减少延期开学对正常教育教学的影响,加强在疫情期间学生的思想建设和心理情绪的稳定。2月27日15:00时,华理科高马琴老师在网络直播了心理课《绘制我的生命线》。师生们积极参与网络直播课,以“互联网+教学”模式实现了“停课不停学,心理来陪伴”的心理教学。
马老师在直播间里给出了面对疫情时积极应对的心理干预方案。鼓励学生做好自我调适,建设积极情绪;做好自我管理,勇敢面对疫情中获得“珍惜生命、关注健康”的正面成长体验,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课堂上,马老师以疫情中英雄人物钟南山先生的几个人生小故事为例,与学生互动,请学生分析这些事件属于正向事件还是负向事件,接着从人生长河的角度再回顾这些事件,启发学生理解生命的最宝贵之处不在于他的长度,而在于广度和深度。如何在有限的生命拓宽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立足当下进行思考,以助学生将课上的感性思考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落实了生命教育。
疫情阻隔了师生的空间距离,但是不能阻隔老师对学生关爱、指导和期待。课后师生们在网上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和互动。
王艳红老师:马琴老师的这节课以钟南山院士的人生轨迹来进行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从选取的人物来看,钟老现在是抗疫前线的灵魂人物,知名度高,可信度高。从对学生的教育来看,名人的一生也有正向和负向事件组合而成,说明人生就是逆境和顺境错杂,不必因负向而沮丧,关键在于人自身的心态。负向事件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桥梁就是自我的认识和行动。对学生起到了思想引领作用。
李艳老师:本次课堂从心理专业知识出发,以钟南山院士的一生时间轴为课堂核心,以他的过往经历说谎、误诊、抗非等事件为例,让学生判断事件等正负向。以一个名人的经历去引到学生思考自己当下,从疫情的这一现实出发,如何充实自己,让可能是负向事件经过努力变成正向事件。也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面对自己人生中的正负事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宋桂琴老师:马琴老师以生命线作为分析脉络,通过对钟南山的个人事迹的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钟南山先生的实事求是,勇于奉献,科学严谨的优良品质。选择题的设置以及与学生连麦让学生亲自谈自己感受的环节,更能让学生切身去体会终南山先生品质的可贵之处。
闫雅倩老师:整堂课以《我的生命线》这个游戏入手叩问心灵,带我们一起进行生命教育之旅。非常有趣的启发。并以此让学生们画出自己的生命线,认真规划未来及当下每天的生活学习。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华理科高线上“疫情防控”心理课的开展,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疫情知识的了解,提高了疫情防控的意识,虽身处家中,但做到了同学老师互动“零距离”,充分体现“停课不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