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课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特色 > AI课堂 > 正文
《“四维评价” 筑梦未来》王丽娜
发布日期:2021-12-14    作者:华理科高   

课题:《“四维评价” 筑梦未来》

授课教师:王丽娜 

授课班级:

一、教学目标(含信息素养目标)

1.引导学生立足学校特色的四维评价,完善自我认识;

2. 引导学生从自我认识、能力特长以及环境支持等角度考虑职业发展倾向;

3. 在增强学生对自我的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原则,引导学生尝试初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四维评价的解读和分析,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认识;

2、 难点:融合高一的“特质葡萄串”“周哈里窗”和高二的“十年后的我”,立足学校的“四维评价”平台,定制个人精准画像,进行SWOT分析,服务高三职业发展规划。

三、学情分析:(应包含学生信息素养分析)

高中阶段的青少年正在处于生涯发展阶段的探索期。本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应该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检视自我概念,评估自我各方面的表现,包括兴趣、能力、价值观等,思考未来的生涯角色定位,探索未来的工作出路。高三年级已经是站在人生规划的分水岭,在高一了解自我、高二梦想建构的基础上,理性引导同学们综合自身能力和外部环境支持,消散职业规划的迷雾。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课程借由“攀登山峰”的形式,通过小游戏、视频观看、讨论分析等形式,让学生在准确定位自我的基础上,了解职业选择的考量要素,帮助学生明确职业规划路径。

五、教学环境及设备:

电子白板、学生pad、教师电脑、对应数量的学生机、顺畅的局域网络、数智空间

六、教学过程

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技术支持

三步五环

信息能力要求

课前

生涯规划的序列化活动

在高一高二阶段,借助生涯规划课引导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有思考;

在不同的学段思考规划自我生活

数智空间

信息检索

大数据收集和分析

课中

立足SWOT的个性化分析

1.  进行“巴纳姆”效应的小游戏;

2.  引导学生思考职业规划应考虑的因素

3.  联系高一高二所学的“探索自我”知识完善自我认知,服务职业规划

1.  分享看到老师评价的感受,揭秘“巴纳姆”效应的笼统性,从而引出学校特色平台——“四维评价”;

2.  分享学长回顾高中三年发展历程中“四维评价”平台作用的视频;

3.  回顾“人格葡萄串”的绘制和“周哈里窗”的内涵;

4.  尝试立足“人格葡萄串”、“周哈里窗”和“四维评价”内容,完成SWOT分析表;

5.  探索外部环境在职业发展规划上的影响;

数智空间——备课

数智空间——课程中心——学习

wordppt制作及以正确格式上传数智空间平台,并调试到能正常使用

课中

课后

联系拓展

引导学生基于本节课的所学内容,调整职业发展规划,并思考实现职业发展接下来应有为的行为。

学生思考并付诸实施

数智空间——课程学习——学习

电子白板

数智空间——课堂互动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