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Listening and speaking -- scientist
授课教师:瞿燕娇
授课班级:高二8班
一、教学目标(含信息素养目标)
1.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文本
2.能够依据情境回答问题
3.能够运用学习到的词汇进行个性化的表达
4.用听说设备完成各类学习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利用数据纠正发音,如何结合情境完成对话
三、学情分析:(应包含学生信息素养分析)
高二8班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辨能力,在笔头方面比较扎实稳定,但在张口说方面较为薄弱,在平时的听说练习和阅读课中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但对语音语调的训练和围绕话题进行专题练习的机会较少,本节课旨在围绕话题,设置有层次的练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思维品质。
我校信息化全覆盖,在日常学习中,学生也会利用各类信息化平台进行自主探究和拓展,本节课使用的听说平台操作简单,学生端设备方便快捷,学生很快就上手,能够在短时间内配合教师完成朗读、问答等活动并实现数据的采集。
四、教学内容分析:
听说是上海高考英语的重要一环,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更多地把精力放在语言知识本身,或是对听和说进行单独练习,进行听说系统训练的机会较少。本节课围绕scientists这个话题,带领学生回顾学习过的内容,整理出和scientist有关的品质和事迹,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也通过情境帮助学生进行有内容、有逻辑的语言输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
五、教学环境及设备:
英语听说教考平台,手持学生端
六、教学过程
流程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技术支持 |
三步五环 |
信息素养要求 |
读前 |
听听力 |
播放听力 |
听听力,完成选择 |
英语听说教考平台,手持学生端 |
思、行 |
用学生端提交选择 |
读前 |
跟读原文 |
逐句播放听力,让学生跟读,纠正发音并核对答案 |
学生逐句跟读句子,纠正发音并核对答案 |
英语听说教考平台 |
学、辨、行 |
借助听说教考平台逐句跟读段落 |
读中 |
听听力 |
播放听力,让学生完成表格 |
听听力,完成表格 |
英语听说教考平台 |
思、辨、行 |
借助听说教考平台听听力 |
读中 |
朗读段落,录制音频 |
布置朗读,纠正发音,核对答案 |
朗读段落,纠正发音,核对答案 |
英语听说教考平台,手持学生端 |
学、思、辨、行 |
用学生端录制音频 |
读中 |
听听力 |
播放听力,让学生判断对错 |
听听力,判断对错 |
英语听说教考平台 |
思、辨、行 |
借助听说教考平台完成判断 |
读后 |
完成对话 |
布置小组任务,利用所学完成对话 |
小组合作完成对话 |
英语听说教考平台,手持学生端 |
学、问、思、辨、行 |
用学生端录制对话 |
读后 |
展示小组成果 |
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展示学生成果 |
听学生展示 |
英语听说教考平台,手持学生端 |
学、思、辨、行 |
借助听说教考平台进行展示 |
读后 |
布置课后作业 |
布置作业 |
查看作业 |
手持学生端 |
学、思、行 |
用学生端录制任务 |
七、教学设计说明(应包含数字化资源和技术应用的说明)
本节课是一节听说课,利用英语听说教考平台和学生端设备完成听、读、说的教学。学生在过去一年多的学习中学习过大量的传记和人物描写的文章,对于人物事迹和人物品质的词汇有一定的积累,但进行专题化训练的机会较少,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梳理并巩固已经学习过的词汇并完成口头输出,在授课过程中借助教学平台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进行纠正和指导。
教学平台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够实时记录学生的口头表达情况,即时生成的数据画像能够对学生进行准确的剖析,利用该数据,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更全面地监控和个性化的指导。在数字化环境中,学生也能够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并对自己的表现主动纠正,进一步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