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高一(2)班的徐稼轩,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清明祭英烈,丰碑砺青春》。
本周我们即将迎来一个意义深远的节日——清明节。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 “二十四节气” 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天,人们会带着真挚的情感,祭扫陵园,敬献鲜花,寄托哀思。这种慎终追远的行为,传承的是中华民族 “孝” 的美德,它让我们不忘根本,铭记先辈们的养育之恩与奋斗历程。
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更要牢记那些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为人民幸福安康而英勇献身的英烈们。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无数英烈前赴后继。他们中有在抗疫一线倒在岗位上的医护人员,有“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戍边英雄陈祥榕、有热血和英勇驱散黑暗的缉毒英雄们…… 他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前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笔下的清明,透着淡淡的哀伤。但清明节不只有缅怀逝者的沉重,更有迎接新生的喜悦。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焕发出勃勃生机。田间地头,油菜花金黄灿烂,桃花、杏花竞相绽放,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这种新旧交替,不正像我们的生活吗?有失去,也有新的希望在不断生长。面对英烈,我们应心怀感恩与敬意,更要身体力行去传承爱国精神,红色基因,只有在缅怀中汲取力量,在传承中砥砺前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英烈们的牺牲才更有意义,他们的付出才会酝酿出蓬勃的希望。
同学们,“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让我们去传承,去发扬,共谱英雄与时代的华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