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科技强国少年行 育才铸魂迈新步——2025年第六届上海市青少年国防科技素养创新活动正式启动
发布日期:2025-05-18    作者:华理科高(G)   


    5月16日,2025年第六届上海市青少年国防科技素养创新活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警备区政治工作局、上海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主办,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文化中心承办,致力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要求,通过深化青少年国防科技素养教育,助力构建高校、中学、社会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活动现场(摄影部供图)

 

     2020年首届活动举办以来,上海市青少年国防科技素养创新活动已走过五年历程,活动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影响力日益提升,成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与国防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今年,活动作为教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育’见AI,智启未来”的博览主题同频共振,进一步彰显了科技创新与教育融合的时代趋势。

 

    活动中,三所学校代表上台展示学生项目成果,展现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来自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级中学的学生项目《一种可以处理水陆垃圾的轻便水陆两栖无人艇设计与实现》,聚焦“白色污染”这一环境问题,融合无人艇编队、自主控制、机械手臂等前沿技术,研发了一套高效清理水陆垃圾的系统装置,体现了学生将创新思维转化为现实解决方案的能力。


 

华理科中三名学生代表介绍项目设计过程(摄影部供图)

 

   上海市向明中学项目组带来《弯腰搬运外骨骼机器人设计及助力效能分析》项目,三位学生融合机电一体化、人机交互、智能化控制等多领域知识,深入研究助力效能关键指标,展现了青少年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探索深度。

 

向明中学学生介绍项目设计难点(摄影部供图)

 

   上海市建平中学学生则聚焦人工智能与国防决策,展示了其课题《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战争决策与战争局势进行模拟的设想》。团队构建了“五库”智能数据系统,融合规则引擎、路径规划与决策树算法,设计出一套智能化战争模拟系统,为未来军事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启发。


 

建平中学学生介绍项目选题背景(摄影部供图)

 

    三所学校的展示项目充分体现了本次活动“科技育人、国防铸魂”的核心理念,学生们不仅锻炼了科技创新能力,更在过程中深化了对国防意识的理解。

 

   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级中学校长唐时雨在讲话中表示,学校作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华理科中始终高度重视国防教育,以多样化实践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家国情怀。从组织学生参观军舰、体验航天设施,到开展国防科技创新课程与课题研究,学校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了国防教育的“生态系统”。唐校长还指出,青少年国防科技素养创新活动不仅是一次竞赛,更是一次“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洗礼。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推动国防教育与人工智能、信息科技等前沿领域的深度融合,培养具备国防意识和科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唐时雨校长讲话(摄影部供图)

 

    在热烈掌声中,第六届上海市青少年国防科技素养创新活动正式启动。主办方表示,未来将联动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构建覆盖更广、内容更深、形式更活的国防科技素养教育体系,助力更多青少年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筑梦前行,在家国情怀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少年强,则国强。”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国防安全格外重要的新时代,国防科技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内心。第六届上海市青少年国防科技素养创新活动的启动,是科技与国防教育的深度融合,也将为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注入更加坚实的青春力量。


转自(上海教育传媒)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