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上海创客新星大赛项目规则
活动主题:颠覆·重生
项目一:趣味“智”造
高中,个人或团队(至多3人)
玩转大脑、趣味“智”造。用你的智慧制造出一个符合主题“颠覆·重生”的作品或装置。要求作品的展现形式、材质或外观颠覆传统,并通过创造性地改造使之新奇、有趣并能展现新的生命力(具有一定功能)。该板块采用线上评审。
涉及知识与能力:创意思维、三维设计、美学、数学、(智能硬件)、(程序设计)、(机械传动)、(激光雕刻)。
本板块分设如下小项:
1、造物秀场
2、创客“战疫”设计
项目简述
1、造物秀场:大胆造物,嵌入智能硬件并利用多种加工手段,使之具有新的生命力和价值。
2、创客“战疫”设计:设计并制作一项“战疫”作品,颠覆以往必须面对面接触的方式,解决“新冠”战疫中诸如取快递、公共交通、家庭劳动、工作学习沟通、超市购物、医院就医等等难题。
作品要求
(1) 展现形式、材质或外观符合主题且新奇、有趣的作品。
(2) “造物秀场”必须利用智能硬件为核心控制部件使作品实现一定功能,利用何种智能硬件不做规定。
(3) 鼓励但不局限于利用数字工具如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等进行加工。
(4) “造物秀场”必须以实物或可以体现设计功能的模型加以呈现,作品或模型应是完整的(必须有外壳)。“创客‘战疫’设计”可以是机械装置、电子装置或软件等(必须是已经实现的作品,不能仅为方案)。
申报资料(详细要求见附件1)
(1) 视频
(2) 高清照片3-5张
(3) 《项目申报书》
评价标准
(1) 符合主题且创意新奇、有趣:1-20分;
(2) 功能展示效果:1-20分;
(3) 技术难度或工艺技巧:1-20分;
(4) 外观设计:1-20分;
(5) 成本列表:1-10分;
(6) 申报材料质量:1-10分。
项目二:我型我秀
高中,个人或团队(至多2人)
服饰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与审美,创客们的个性与审美是怎样的呢?是酷帅的机甲战士?还是技术宅混搭高手?抑或者是能实现百变的创意?设计并制作一件充分体现个性的创客服饰,在创客新星的舞台上一展风姿吧!
涉及知识与能力:创意思维、设计、美学、(智能控制)、(电子电路)、(机械传动)等。
项目简述
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件体现活动主题“颠覆·重生”、能至少实现一次“变形”的(展现两种形态或功能)、有趣的服饰(衣、帽、背包、鞋等),并通过2分钟的表演将作品的功能展现出来。
作品要求
(1) 作品必须符合主题。
(2) 可以是你希望的能够穿戴在身上的任何服饰。
(3) 该服饰必须至少实现一次变形——展现两种形态或功能。
(4) 可以用任何材料来制作,提倡废物利用。
申报资料(详细要求见附件1)
(1) 视频
(2) 高清照片3-5张
(3) 《项目申报书》
评价标准
(1) 符合主题且创意新奇、有趣:1—20分;
(2) 变形——展现两种形态或功能:1—20分;
(3) 技术难度或工艺技巧:1—20分;
(4) 材质和外观设计:1—20分;
(5) 表演效果:1—10分;
(6) 申报材料质量:1—10分。
项目三:文创新秀
高中,团队(至多2人)
文创作品即文化创意作品,是基于具备广泛受众并系统化的文化主题通过创新的方式(主要以美术、文学、音乐等艺术表现方式)进行再解读与创造(即创意转化)的相关产物(如:故宫文创系列,G20期间杭州文化主题文创餐具“西湖盛宴”等)。创客们发挥想象,设计并制作一件或一系列文创作品。
涉及知识与能力:创意思维、设计、美学、材料学等。
项目简述
设计并制作一件或一系列文创作品,作品需要符合活动主题“颠覆·重生”,颠覆原始材料形态或用途的特性,使之具有新的生命力。
作品要求
(1) 符合主题的文化创意类产品。
(2) 作品需要具有美感、富有内涵且、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
(3) 材质、加工工艺希望有颠覆创新。
(4) 作品必须是实物作品类(虚拟类暂不列入参评),加工方法不限。
申报资料(详细要求见附件1)
(1) 视频
(2) 高清照片3-5张
(3) 《项目申报书》
评价标准
(1) 符合主题且具有美感、内涵:1-20分;
(2) 作品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1-20分;
(3) 材质创新:1-20分;
(4) 工艺创新:1-20分;
(5) 技术难度或工艺技巧:1—10分
(6) 申报材料质量:1—10分
(7) 根据网络投票,选出“人气颠覆指数”奖。
项目四:创意戈德堡——颠覆·重生
高中,团队(至多3人)
鲁布·戈德堡机械(Rube Goldberg machine)是一种被设计得过度复杂的机械组合,以迂回曲折的方法去完成一些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工作。用戈德堡的思维来设计一个趣味装置,要求通过设计精密而复杂的传动,结合适当电子控制,以迂回曲折的方法去完成特定任务。控制的方式越多样越好、控制环节越多越好。这样的装置是不是妙趣横生呢?
涉及知识与能力:物理、机械、化学、传感、电子和计算机控制等,创意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项目简述
学生自定一个符合活动主题“颠覆·重生”的装置名称,实现趣味颠覆效果,最终使之具有重生意义。如:将一个破的球变成一个酷的头盔,即开始可以击打一个球,最终出现一个新的头盔等。
装置要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即通过一个启动装置,进而使其他装置依次自动运行,从而最终达到实现主题的效果。必须发生下列事件:(1)起点事件;(2)终点事件;(3)不少于10项的其他事件,其中至少有2个事件是用电子控制的事件。
作品要求
(1) 一个成功的装置运行必须是由学生启动一个“起点事件”,装置启动后在无人干涉下自动运行到“终点事件”发生。
(2) “一个事件发生”的定义:一个原先静止的状态发生运动,例如原先静止的球发生了运动。
(3) “起点事件”可以通过击打、触摸、出现等方式来点明主题“颠覆”,并触发下一事件。
(4) “终点事件”是实现“重生”的效果,此事件是可由任意方式触发。
(5) “其他事件”:要有符合“颠覆”的趣味效果。如一块多米诺骨牌倒下过程中,引发了一个带红外传感器的装置的动作产生,即发生了一个事件,但这个事件是能够被观察得到的。有时一个事件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如一组多米诺骨牌,从第一张骨牌到最后一张骨牌算作一个事件。如果二组多米诺骨牌的排列是不一样的,如一组只有一列,另一组有多列组成,则这二组多米诺骨牌可以看作二个事件。
(6) “电子控制事件”是指由传感器、电子控制芯片和执行器件构成的事件,如一个有红外线启动的机器人受到红外线照射后起步,这就是由电子控制的事件。在整个装置中至少有2个不同的电子控制事件。
(7) 如有化学的、液体的事件发生,必须是安全的也不会污染场地的,必须要有有效的保护措施。
(8) 事件总数应不少于12项,控制的方式越多样越好、控制环节越多越好。但每一个事件不能有重复。
(9) 搭建整个装置的材料可以是现成的产品,也可以自己制作,鼓励自制。
(10) 装置的尺寸限制在4 m(长)×2m(宽)范围内。
(11) 装置运行的时间最多为3分钟,超时运行的事件不再计分。
申报资料(详细要求见附件1)
(1) 视频
(2) 高清照片3-5张
(3) 《项目申报书》需说明有多少事件数、规定事件的描述,2个(或以上)电子控制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顺序
测试环节
(1) 计一轮得分。测试时,如装置在中途停顿(或出错),允许由学生在该处再启动,但该事件不得分。装置运行超时或因故障停止运行,则该轮运行结束。
(2) 装置每次运作时间最多为3分钟。
评价标准
(1) 在3分钟时间里,有效完成的事件数,每个事件得5分
(2) 靠人工帮助完成的,则该事件不得分,后续事件仍然可以得分
(3) 必须有2个电子控制事件,不足2个将扣除一个事件得分
(4) 整体装置的创造性得1—20分
(5) 废弃材料利用的创造性1—10分
(6) 申报材料质量:1—10分。
注 释
(1) 创造性:创造性体现于事件的原创性,事件完成技术与方法的独特性、多样性。
(2) 关于事件的举例说明:
1) 人打响指激发一个声控开关启动电扇;
2) 在风的推动下,风力机器走向跷跷板的另一端;
3) 跷跷板原先翘起的一端被风力机器压下,并将电烙铁的插头按入插座;
4) 电烙铁加热熔断焊丝;
5) 焊丝掉落,推倒多米诺骨牌;
6) 骨牌启动投石机将球投出;
7) 球入篮筐,并落下启动底下的机器人;
8) 机器人沿黑线行走,并压到一个开关;
9) 开关接通,电动机转动将线收起;
10)线系着一块绝缘板,线收起将绝缘板抽出,
履带车启动;
11)履带车触碰机器手,启动机器手运动;
12)机器手将一个气球砸向一个铁钉,将气球戳破。
备注:
附件三项目书和附件四报名表联系张亮老师或者班主任
截止时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