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特殊的暑期,受疫情影响,华理科高的科创活动都放在线上进行。今年学校科创结合四史教育,开展以传红色基因,扬科技之帆,奏青春之歌为主题的暑期科创系列实践活动。对于新时代的学生而言,爱党爱国,担当使命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知史明志,努力奋斗是为人之本、成才之基。2020年的暑假,让我们跟随着华理科高科创学子的步伐,一起探访云端少年科学院,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责任担当,努力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传红色基因,扬科技之帆,奏青春之歌 ——华理科高2020暑期科创系列实践活动 |
|||||
|
实践活动名称 |
时间 |
参与对象 |
负责人 |
主要内容和成果形式 |
少年科学院 |
华理科高创新实践站 |
7月20日开始 |
华理科高实践站的学员 |
张亮 顾鸿渊 乐晓茜 陈然 王天雄 |
实践学习课题研究 |
华理科高少年科学院 |
7月15日——8月17日 |
少年科学院学员 |
张亮、顾鸿渊 |
初步完成开题报告 |
|
四史与科技教育课程学习 |
7月15日——8月15日 |
高一高二学生 |
张亮、乐晓茜 |
完成题库练习,线上比赛;或者完成访谈先锋人物微视频或者学“四史”过程中创编的节目等) |
|
STEM项目学习 |
7月15日——8月15日 |
高一高二学生 |
张亮、张甜、赵颖 |
工程类课题实践研究,主要是智能洁净屋设计 |
|
科创活动 |
闵行区活动中心夏令营 |
7月中旬 |
高一高二自主选择 |
张亮、杨芳 |
以“我眼中的上海之美”为主题,录制2-3分钟的微视频作品。将自己眼中的上海本帮之美传递给更多的人,展现其魅力以及上海特色。 |
青博会 |
7月28日至8月7日 |
少年科学院学员 |
张亮、陈然 |
学习全市乃至全球优秀学生的创意和作品 |
|
全球人工智能大会 |
7月9日-11日, |
高一高二学生 |
张亮 |
主题为“智联世界,共同家园”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 |
|
第二届长三角中学生数据应用创新研究活动 |
7月15日-8月31日 |
高一科技特长生 |
陈然、乐晓茜 |
线上学习开题,参加第二届长三角中学生数据应用创新研究活动 |
|
带着课题进场馆 |
7月中旬 |
高一自主选择 |
张亮 任志红 |
科学研究类课题,参加进馆有益比赛 |
|
“创意大比拼”——科创作品秀 |
7月15日-8月31日 |
高一高二学生 |
张亮 |
征集学生的优秀科创作品,有机会入选科技长廊展览,主题不限。 |
1、少年科学院活动
华理科高少年科学院第五期34位学员分散到全市各个大学和科学研究院所。放假前,科学院导师团专门进行《如何指导学生课题》的主题培训。同时导师对学员进行了教育,从时间的安排,态度的对待,以及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给学员以指导。受疫情影响,今年的上海市实践站学习都安排在线上学习,学生通过讲座、集训、讨论基本完成自己的开题报告,个别学生已经初步完成结题报告。下面就看看他们的学习收获与感受。
陈瑞婕:在短暂而充满老师对我们殷切希望的开营仪式之后,我们通过腾讯会议,在段玉山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第一次基础课程的教学。段老师在课上给我们举了很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浦东机场选址和上海取水长江河口的事例。陈余吉老先生在解决这两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他的时空综合思维、地方综合思维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是值得我去学习和思考的。通过段老师所举事例,加之课后反复思索,我渐渐懂得了如何运用地理综合思维和已经学过的地理、物理、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剖自然地理生态现象,尤其是学会了分析地理问题时要考虑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这是我这节课最大的收获,也会在之后的课程中尝试运用这种思维。
陈俊彦:在这次学习中我学习到了数学建模的初步知识,运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和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并让我知道了数学不只是简单的去用计算来求解析解而是有着多种多样的方法。在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抽出极简的数学模型更让我感受到了数学高度抽象的魅力。不仅如此,参加这方面的课题研究还使我的计算机代码技术得到进步,对于我全方面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希望在之后,的课题研究能探及之前不曾想象到的方面。研究方向已确定,研究课题为“基因遗传问题”,中期报告已完成模型已初步建立,即将答辩。
杨皓清:研究地理也是我的一种梦想,在这个暑假里,借着创新科学实践工作站的契机,和学院的学术大牛来了一次邂逅,在半个多月前的第一次基础课程中,中国地理教学委员会副理事长段玉山教授分别从地理学的学科特征与前沿研究问题,向我们剖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背后的新认识,让我学会了使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学会分析地理与生态环境现象。不久前,我也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报名了周立旻教授的研究课题“全球温室气体增加对地球系统的影响虚拟仿真实践”,本周末也即将将迎来第二次的基础课程。
2、科技与四史教育相结合,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进一步引导学生强化历史思维、增强历史担当,结合学校科技信息特色,华理科学院导师开展“学四史、筑初心、强党性”的微视频案例征集活动。以导师所在学科为背景,挖掘学科中某一领域的发展历史,融合社会主义发展史中。通过学生学习的过程,增强学生对四史的深入了解,不断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保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