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真实世界设计挑战赛(RWDC)中国区总决赛在北京时间2021年1月31日下午落下了帷幕。RWDC真实世界设计挑战赛是一个面向高中生的航空航天设计比赛。项目综合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以真实环境为依托,结合当今的科技热点问题,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真实情境中的机会。此次挑战的题目为:无人机系统在城市中进行包裹快递及航班协调。今年我们华理科高组建了两支队伍参加了此次挑战,分别是Team Five Guys和Team E。全国展评活动评审环节包含两项内容:工程笔记及团队展示。接近80页的英文版工程笔记已经于日前提交给组委会,由于疫情原因,此次团队展示还是采用线上答辩的模式.
我校的两支代表队的成员全部来自高一,他们是Team Five Guys的沈钫亮、严思成、张哲越、沈梓阳、桂文清;Team E的崔扬、成俊翔、徐境、徐铮、吴经纬、杨文瀚、石厉。我们的学生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同台竞技的对象大多都是像上海中学、复旦附中、格致中学、建平中学、包玉刚实验学校、北京市八一学校、杭州学军中学等等全国各地的名校。因此我们也在赛前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最充足的准备,在学习培训后,团队分工明确,对原有的概念设计进行建模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的修改,设计的细节的越来越详实,越来越科学。
在赛前几天我们将团队展示的PPT做出来,第一次演示的时候发现想表达的内容太多,演示的时间远远超过我们的答辩规定的15分钟,鉴于以前团队因超时受罚的前车之鉴,我们不断的修改、精化我们的讲稿和PPT,一次又一次的演练,配合。
终于在2021年1月31日上午十点,Team E 和Five guys 正式开始了答辩,得益于赛前的多次演练,小伙伴们的配合默契,用最佳的状态完成了此次团队秀,在答辩环节,Team E的创新性设计引起了专家评委的极大兴趣,针对飞机飞行控制、货物放置的位置、飞行的起飞和转向等问题进行了提问,总设计师徐境同学,有条不紊,思路清晰,数据详实的回答了教授团队的问题,展现了华理科高学子们的良好科学素养和学生素质。
最终我校Team Five Guys队获得全国二等奖,Team E队获得全国三等奖,同时收获最具分量的的专项奖“最具创新性奖”。一份努力,一份收获,如果第一次第二次参加国赛的华理科高的学生在摸索实践,但现在他们已经逐渐形成导师团队和学生团队,期待他们在后面的全球赛上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国赛已经结束,他们已经收获满满啦~看看他们都有什么想说的吧!
高一(1)班石厉
我作为最晚进入e小队的一名成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小到理解设计,大到编写工程笔记。难度是一定的,与团队间的矛盾也略多一些,在直播演练中我也犯了不少蠢得要命的毛病。不论如何,我相信,越努力,越幸运,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填不满的坑。感谢一直以来指导我们的华老师以及半路加进来辅导的李老师。在他们的帮助与督促下,我们终完成了各个人物。这一次比赛也让我理解了团队的重要性及其焕发出的生命力。希望我们能像无理数e一样无穷无尽,永不停歇。
高一(8)班 杨文瀚
今天我和其他成员共同参加了real world design challenge的线上比赛。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次比赛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为了台上20分钟,我们在台下花了超过200小时。每一次拼搏,每一次努力,都让我念念不忘。30日晚上到31日凌晨,更是4个小时无间断的改正练习,每个人都很累,但全都毫无怨言地坚持着、练习着,为的是我们能有更出彩的表现,为的是能让华理科高在这个国际比赛中脱颖而出。原本对演示不熟悉,不能连贯台词的我们,经过大量的练习,慢慢地将演讲时间越缩越短,最后达到规定时间内,这是多么大的进步。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组的徐境同学,在我们比赛最后6分钟答辩时,面对评委一个又一个问题,都能从容不迫地一一回答,看似很容易,背后要花多少力气了解多少知识才能达到这种程度!他顶住了压力,是我们小组最好的榜样,也是整个高一年级的榜样。历经了磨砺铸就了更好的我们,不放弃、敢担当,更是我们参加比赛的精神,为我们组优异的表现喝彩!
高一(5)班成俊翔
今天RWDC的国内比赛,终于结束,团队几个月的努力都凝聚在这短短十几分钟的演讲中。回首过去的那段时间,我学习接触到了许多无人机的知识,也让我对无人机的兴趣愈发浓厚。印象最深的是那十一假期的几天,三位RWDC主办方外国老师的介绍和展示,虽然长期盯着屏幕眼睛干涩,虽然在这长假每天都是晚睡早起,虽然前期对无人机的知识并不丰富,但是在这短短的几天又是那么漫长的十个小时,每分每秒我都认真的听着有着自己的思考,那段时间我的眼界着实开阔了许多。曾经觉得这项课程实在枯燥乏味,不尽人意,现在我感谢那时我的选择。
在备赛这段紧张忙碌的时光中,对于我来说最大的障碍便是专业知识的缺乏。因此,无论是在填写工程笔记,还是制作PPT的过程中,我都会向老师提问,或者向同学请教,以克服这个障碍。在提问请教的过程中,我对于无人机的了解,不知不觉的加深;对无人机的奥秘,越来越好奇。兴趣的从无到有,学识的短浅到丰富,尽出于此。
高一(4)班 徐峥
今天进行了RWDC比赛的中国区最终比赛。在线上观看比赛后,我觉得我们组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为我们并没有像其他表现特别好的组那样做出气动的软件分析,只是一带而过了。但是亮点在于最后的答辩部分。徐境的答辩行如流水,把数据全记住了,不愧是硬件部分总设计。在这场比赛中,一共没出现几个组的设计方案完全符合逻辑。不是说什么,竟然出现答辩答不出,听不懂的情况。当然,也有那些更强的队伍。但是我坚信我们的设计一定是最出色的。我们的设计中将ccpm系统嫁接到飞翼上并使桨叶平面可以旋转。在折叠翼的辅助下,十分节能,经济效益很不错。
。
高一(6)班 张哲越
在本次比赛中,我感觉收获很大。在听其它小组的奇思妙想后,我才真真切切地感到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感觉。世界很大,优秀的人也很多,即使有一个学生在一个学校里很优秀,再走出校园,和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相比,大概也会显得很渺小吧。因此,我在参加完此次比赛后,我感觉我没有借口不努力了。
高一(6)班 沈梓阳
说实话一开始我还不知道这是多么重要的事,只以为这是普通的社团课。但是一当大赛的消息下达后,每个人也开始认真应对。我们缺少的不是机遇,而是对机遇的把握;我们缺少的不是理想,而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而这就是最好的实践,、对别人要求松一点,就不会总是失望;对自己要求严一点,就不会总是沮丧。不知不觉的四个月就过去了,而留下的有遗憾,有汗水,有喜悦。但留下遗憾亦是经历了潮起潮落。用尽全力就听天由命吧。人类因有梦想而伟大,行动是梦想的开端,我不后悔
高一(6)班 严思成
在本次无人机比赛中,我收益匪浅。在一开始的兴趣使然变成要进行比赛的紧张感。小组队员的互相配合,我们有抱怨,有拖沓,有汗水。但是在我们的并肩努力下,我们终于成功度过了难关。在比赛前的一段时间大家都异常紧张。但是在比赛时我也渐渐投入了状态,紧张什么的也抛之脑后了。感谢学校为我们带来的机会,也许我们的设计不是最好的,不是最精美的,但是我们一定是尽力了的。
高一(5)班 崔扬
在这次无人机比赛中,我参与了小组内的协调与整合,为工程笔记作出了一定贡献。在PPT汇报中负责商业案例,进行成本与利润的计算,并且作最后总结。一开始加入这个社团时,没有想那么多,只以为是来玩无人机的,后来发现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于是硬着头皮跟大家一起写工程笔记,查资料,做PPT。后来发现大家真是比我想象中的要厉害。在1月31日的最终答辩中,我们小组发挥很好。无人机的创意惊艳了评委们,徐境的答辩惊艳了我们。可当我越听到后面小组的成果,心里就越没底。有的小组开摄像头且着正装,全篇英文介绍,更有些在答辩上超越了徐境。我不知道我们能否得到国际比赛的机会,但我想,我们已做到最好了,谋事在人,成败在天,即便最终无缘总决赛,我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