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华理科高特色高中展示关键之年。为隆重纪念建党100周年,华理科高第二十届科技节将紧紧围绕学校“成就每一个学生生命的精彩”的办学追求,充分利用学校建成的各类高科技教育资源,以丰富的学生的校园生活、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科技知识、良好的创新思想、较强的动手能力的科技能手、巩固和发展学校科技特色提升科技内涵为目标,借助2021年上海市科技节主题系列活动展开,积极创设“比学赶超”的氛围,积极发扬三牛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创新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让更多的学生投入科技创新活动中,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生活的精彩。
华理科高科技节的开幕第一幕就是复旦大学徐英瑾教授 “科学史与哲学史维度内的人工智能”讲座。讲座前,徐教授与高一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简要了解了同学们对人工智能的熟悉程度和关心话题,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随后,徐教授面向全体高一学生,做《科学史与哲学史维度内的人工智能》的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个人观点,基于科学史与哲学史的两个维度,带领同学们感受人工智能,来一场心灵和机器的对话。徐教授介绍到: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目前有“乐观论”、“悲观论”、“泡沫论”三种论调。之后徐教授从人工智能科学发展的科学史概要出发,讨论了哲学思辨和人工智能研究之间的密切关系,讨论了如何从当代计算机科学的角度来解读康德哲学,并从中得到一个关于类比推理的计算模型,介绍了在计算机科学内部的表达形式:框架问题。举了韩国围棋选手李世石和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之间的博弈例子,对比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差异。
在学生们的自由提问环节,高一学生就人工智能好奇的方面纷纷向徐教授请教,徐教授也为大家一一细致解答,会场内掌声雷动。紧接着徐教授向这些积极探索、勇于思考的同学们颁发纪念奖品,高一5班成俊翔同学也向徐教授献花致敬,感谢徐教授的精彩讲座。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同时今年是我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为了增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国防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共建和谐社会,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主题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地球科学知识竞,以及以提升科学防灾知识和技能为主的赛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和技能培训等活动,两项活动的开展,很好的促进了同学们在生态文明和防灾减灾方面知识通晓和掌握,也激发出大家浓厚的学习热情以及更广泛的关注视野,理解构建绿色校园、生态健康城市的重要意义。
后期科技节的活动精彩纷呈,创意设计类,动手实践类,课题研究提高类,参观体验类等等活动正等着每一个华理科高同学去探索,实践,形成成果,展示自我,成就精彩,
随着科技节其他活动的不断开展,同学们必定会拥有一个充满收获的初夏。
撰稿:华理科高科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