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创新 > 正文
庆百年华诞 扬科技之帆 奏青春之歌 ——华理科高科创暑期项目系列活动
发布日期:2021-08-23    作者:华理科高   

一、项目简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理科高暑期项目系列活动,依托学校学生发展中心、科创中心,以庆党百年华诞为契机,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为载体,让更多学生展现青春的活力与风采。校长和我们学校科创团队暑假前就一直在筹划暑期的科创活动。我们科创实践活动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参考,搭建各种平台,立足为全体学生服务。科创活动的培养模式主要采用“金字塔”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塔底依托华理科高少年宫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系列微课,从航空航天、北斗导航、青蒿素、人工智能、化工材料等课程开展学习,体现开展全员培训,指导学生做课题研究,做到每一位学生有课题;第二层在针对有特长的学生参加上海市军事创新大赛、教育部军事活动展示、上海市创客实践活动,上海市创新实践站,闵行区暑期创客夏令营等活动满足他们的创新需求;第三层以市区乃至全国赛事为任务驱动,走进航天所、走进东方绿舟、走进高校,结合科创中心导师一对一指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项目以金字塔式的科学培养模式,从全员培训开始形成通识教育到逐步针对学生特长,因材施教,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和资源,借助市区乃至全国的各项赛事为任务驱动,激发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为党百年华诞献礼的过程中,真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核心素养。

二、项目实施

1、准备资料制定方案

在学生准备学业考试期间,我们科创中心导师团队准备大量的资料,作为暑期全员学习的资料以导师学科背景设计该科技领域的发展历程。最后确定5门微课,依托华理科高暑期少年宫项目全区中小学展开学习。

序号

项目名称

内容简介

1

人工智能发展史

中国人工智能的起步发展、困境、飞跃、在发展为线索。体现中国人工智能在共产党发展过程中,支持与发展人工智能事业。尤其是最近芯片的发展与5G的突破。

2

中国材料发展史

中国化工材料的起步发展、困境、飞跃、在发展为线索。体现中国化工材料从无到有,从进口到自主的发展过程,在共产党发展过程中,支持与发展化工材料,让我国的材料工程发展到新的高度。

3

中国青蒿素发展史

以屠呦呦诺贝尔奖的事迹为线索,从中国的传统药材出发,发现青蒿素在疟疾治疗的功效。数十年如一日,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成就中国在生物科学方面的巨大成就

4

中国航天发展史

中国航天发展为历程,从卫星到火箭,再到天宫一号;从载人卫星到空间站,一步步发展体现我国的科技创新。

5

中国北斗卫星系统发展历程

中国的卫星导航发展历程为线索,介绍中国的北斗发展历程。从第一颗到全球组网成功,从有效距离10米到1米,凝聚广大科学工作者的辛苦付出,体现国家对卫星事业的重视以及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

2、制作视频,陆续在学校公众号开放微课,形成《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系列课程。

3、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形成课题群。

暑假后第一周,根据观看微视频介绍的各个科学领域,同学自主组成小组,线上头脑风暴,把生活中问题具体化,提出创意,形成初步方案。如何设计模型,如何设计实验,有哪些困惑。借助青少年实践基地生态实验平台,青少年活动中心创客联盟等平台资源,老师以任务驱动方式,让学生分好工,明确任务,2周后形成开题报告。

4、暑假中期优秀课题展示,邀请专家老师现场指导

学生汇报时邀请学校理论知识渊博的老师担任活动嘉宾和评委,在活动现场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也从理论的高度为学生们解读活动主题,让学生更加科学的设计模型,优化实验设计。同学的分享和互评使每一位学生真正找到自己的不足,在后面的实践中去修改完善。


5、体验过程,展示青春风采

为了学生有更多的实践体验,从理论研究到实践体验,我们组织学生走进航天所,走进东方绿舟开展实践研究,展示学生风采。 

6、精心安排活动,成果水到渠成

华理科高暑期科创项目菜单

实践活动名称

时间

参与对象

地点

负责人

华理科高创新实践站

72日开始

华理科高实践站的学员

应用技术大学和华理科高

张亮 顾鸿渊 乐晓茜 陈然 王天雄

华理科高少年科学院

71日——77

少年科学院学员

华理科高

张亮、顾鸿渊

华理科高科创班暑期夏令营走进高校实验室

630

高一科创班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理工

张亮 赵颖 陈然 陈秋波 徐秋实

闵行区活动中心夏令营

7月初

高一高二自主选择

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张亮

带着课题进场馆

7月初

高一自主选择

闵行区青少年实践基地

张亮 任志红 张甜

各类科技类活动的筹备

8月初

科技特长学生

华理科高

张亮等

东方绿舟集训

719-723

少年科学院学员和高一科技特长生

东方绿舟

张亮、

作为科技特色高中,我们努力为学生提供各种平台。通过各种活动,都很好的展示了他们平时的优秀科技素养。多位学生在上海市创新实践站中获得优秀学员;在市教委组织东方绿舟夏令营中表现优异,为华丽科高增彩。

三、经验特色

1、科技创新活动,一要接天线,二要接地气。科技创新活动,一要接天线,二要接地气;活动的设计一定与学校的特色发展和主要和活动相结合,以党史发展的各个科技领域微视频开展学习,以建党百年为契机开展。二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课题研究及实践活动都是学生非常喜欢和重视的,所以学生参与度高。因此每次的活动逐步形成了“领导重视支持、老师争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这次我们参加的东方绿舟集训以及上海市军事创新大赛获得成功离不开市教委领导对我们的信任与鼓励。市教委领导并多次邀请专家对我们指导与帮助,让我们师生共同成长。

2、科技创新活动,三位一体,借助校内外等各种资源。学校公众号的宣传,学生参与《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系列课程活动后的成功体验在互动家园的分享,都为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科技创新活动,三位一体,借助校内外等各种资源;学校与大学和企业的合作,给教师团队提供了实践支持,让我们的活动有了科学保障。今年学生走进航天所、走进高校开展活动等,第一次为学生提供这么多平台供学生选择,学生收获满满。

3、科技创新活动,常态化,系列化。我们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暑假活动,几乎每个月都在进行。我们把比赛融入到课程,按照教师的专业特长,明确分工。利用社团等活动开展系列活动,比如三月的创新创意活动就是结合市区创新大赛课程化展开,五月结合科技节活动进行实践操作类活动,暑期以学校特色的少年科学院开展活动,十月以科技表演秀的形式开展活动,十二月以未来工程师为主题的活动。

四、社会评价

1.我们的学生关注社会民生、时事的兴趣不断提高,独立思考和分析理解能力得到不断加强。在每期活动开始前,学生都会收集与热点话题相关的一些资料,书籍、报刊、网络上的信息繁杂,学生们会经过自己的分析,总结得出自己的观点。在其他活动以及大学中都表现出良好的科学素养,尤其他们在全市22个上海市青少年实践站点活动中表现优异,多位学生获得优秀学员。在2021教育部军事项目展示中,我们学校代表上海市东方绿舟集训,都获得非常好的成绩。我们《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系列微课在学校的公众号进行展开,阅读量累计超过万次。

2.活动具有普适性的推广和借鉴意义,开展的创新科技活动成为了学生最爱参加的活动之一,每期的活动主题都能成为学校师生讨论的热点,有了一次次取得较大荣誉的活动成功典范,已有很多学校利用暑期开展科技活动,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学生参加各项活动中我们都会制作简报,利用微信、学校网站等多种资源进行宣传,在学生、家长、社会等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这既是对我们活动设计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学生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我们学校以“成就每一个师生生命的精彩”为办学宗旨的肯定。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