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校园 > 教育改革深化 办学质量提高 > 发展规划 > 正文
闵行二中2017学年第一学期电子书包项目总结
发布日期:2018-01-09    作者:闵行二中   
 

本学期,教导处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区电子书包推进会精神,积极开发和完善信息技术特色课程,以特色谋发展,创建特色高中。坚持“成就每一个学生生命的精彩”的办学理念,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深入挖掘“柠檬课堂”内涵,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工作如下:

一、坚持数智教学研究,形成学校品牌。

依托“数字化学习方式转变”项目,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形成 “三步五环”教学范式并具备鲜明的学科特色,数字化学习课程体系初步形成,数字化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1、在“数智空间”逐步形成课程体系,完善评价机制,通过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互补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李雪丽、闫雅倩、杨好环、李敏、乐晓茜分别代表教研组开设了数智教学校级展示课,王艺睿、王美开设了区级电子书包课,在线测试、无线同步投影、微视频等技术实现了课堂的前移后伸,尤其是两节区级课,在课后的研讨会中,学院领导和同行对我们学校数字化教学和研究做出的努力和成效大加赞赏,肯定了我们值得推广的做法,比如在教学设计模板中体现了信息素养、技术支持、三步五环等要素,让老师能够明确地设计思路,操作性强。

2、继续开展自适应题库建设,主要是理化生政史地六个学科,为了适应高考改革,缓解课时紧张带来的矛盾,每个备课组基本保证上传每周10题为一套的网上在线测试题,年级组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测试,实现试题共享,测试数据共享,便于及时分析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

3、及时录入数据,为四维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成立了网阅技术小组,从扫描到题组切割、分数计算,技术小组互相切磋,攻克技术难关,为阅卷做保障,教导处做好语数英学科每学期四次、其他学科每学期两次的成绩导入的审核工作,确保老师了解学生各科学习情况。

4、组织教研组长开展微课制作培训,学习前沿软件的使用。

5、校级课实现了网上签到和评课功能。

二、开设丰富的数智拓展课程,让学生多元发展。

开学初,学校召开了拓展课程发布会。各学科组结合学科特点、教师特长、学生需求,以数智空间为平台建设拓展课程知识体系。立足基础型课程延伸学科知识,以学科为整体、备课组为单位统筹开发学科类拓展课程,增大学习容量,拓展知识视野,提高综合能力。同时保留传统、特色课程。高一高二,一共开设了22门拓展课,《STEAM》、《模拟法庭》、《微信图文制作》、《古诗词创作》、《化学数字实验》、《历史思维导图》《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3D技术》《学地明理》等等,其中18门课程都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利用网络选课并开展学习。学期结束,学校收集了每门课程三份优秀教学设计,汇成优秀设计集,并做好了学生评价。

学校完成了拓展型课程方案,涵盖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设计了师生评价表。完成了研究型课程纲要的制定,本学期一共开设了《3D科学创意》、《智能物联》、《头脑OM创造发明》、《社科与认知》、《生活中的化学》、《地理和能源》等11门课程。

三、对外交流与活动开展

接待了江西、山东泰安,广东、安徽等省市领导和教师来访,介绍了我们的数智教学和课程开发情况,以及上海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做法。

9月份闵行区电子书包推进会上,我校做了《基于数智平台的个性化教育》的交流发言。

12月视像中国年会上,我校作《“视像中国”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促进及对学生的影响》交流发言,引起广大关注,案例被兄弟学校引用,作为激励学生追逐梦想,通过奋斗,实现梦想。

12月,举办了主题为基于“三步五环”的数智课堂区级电子书包要活动,语文组王艺睿、物理组王美分别开设了区级公开课。

12月,举办了“基于信息化特色,开展STEM校本化研究”的区级研讨活动,张亮和俞兰老师共同开设了一节研讨课,是上海市stem课程第一节公开课。

四、取得成果

1、英特尔项目案例评选活动,张玉玲、王美、张亮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2、乐晓茜、张亮指导的学生3D创意设计等作品获第四届上海青少年STEM+实践展示交流活动中三个二等奖。

3顾英、唐晓奇、薛福荣、陈然获得区电子书包优秀教师一、二等奖

4、胡利平、李星霖、李敏、陈然、王美获得区电子书包论文、案例、微课程设计二、三等奖

5、闵行区电子书包项目优秀实验学校

62017年闵行区教育信息化应用作品征集与评比活动优秀组织奖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