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闵行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指导,积极开发和完善信息技术特色课程,以特色谋发展,创建特色高中。坚持“成就每一个学生生命的精彩”的办学理念,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深入挖掘“柠檬课堂”内涵,提高学生信息综合素养。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适应人才培养和高考改革新要求,提高学生的课程选择性,提升自主研究能力,完善数字化特色课程体系。
2.开展数字化课堂教学研究,在“数智空间”、“互动家园”逐步形成课程体系,完善评价机制,通过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互补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3.研究数字化评价方式,促进数字化教与学的方式变革
4.组建学科工作室,开展学科教学数字化项目研究,推动特色高中创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工作内容
加强整体谋划和统筹协调,形成一定数量的优质特色课程资源,提升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
1、自适应题库建设
(1)教研组做好命题工作。
利用数智空间,数学和加三学科充实自适应题库,每周一组,每组10题,试题内容和上传工作由教研组把关,每周将电子稿上传至教导处,每次测试完毕,任课教师根据网上数据进行讲评,教研组两周一次对薄弱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原因分析,对极端学生就学习态度、完成质量做好跟踪分析,及时解决问题。
(2)年级组做好测试组织工作。
学生利用各类智能终端,由年级组安排时间完成,形成综合性评价。高一年级周二、周四中午,高二年级周三、周五中午。年级组安排班主任和相关老师进班,乐晓茜和陈然分别担任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技术支持。
(3)教导处做好管理协调工作。
以教研组和年级组二维条线落实好自适应题库建设和使用。学校层面期中前和期末前组织两次专题研讨会。
2、网络拓展教学
(1)高一加三学科开设网络拓展教学,教师在数智空间提供资源,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学习,为加三选科做准备。以网络走班形式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课程资源。开设课程如下:《STEAM》、《模拟法庭》、《微信图文制作》、《古诗词创作》、《化学数字实验》、《历史思维导图》《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3D技术》《学地明理》等等。
(2)高二年级拓展课特点是每个学科选择一个软件,教师根据软件功能设计拓展类学习主题。一共开设11门课程。
3.基础型课程的数智教学
(1)随堂课、组内研讨课、校级研讨课安排
语数英学科每个备课组每周推送一节数字课,其他学科每周一节,利用数智空间建课程资源,三个年级一起开发,逐步形成基础型课程优质课资源,互相推送共享。第14周为校级展示课。分以下学科组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化、政史地、信息各一节。
(2)加强研讨,形成精品
教研组以“一组一品”为特色,加强三步五环课堂模式研究,落实“柠檬课堂”教学理念,以“少教多学、精教善学”的课堂改进为原则,老中青三代在学科知识落实和技术运用有机融合方面多切磋,做好研讨记录,期末整理教学案例,组织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和其他各类数字化教学评比活动。
(3)组织好区级电子书包研讨活动
第14周我校将举办“数智空间打造柠檬课堂特色课程提升核心素养”的区级要活动,语文组和物理组以及教导处信息处全力合作,力争完美展示我校这两年的电子书包项目工作。
4.四维评价体系
及时录入四维数据,帮助学生和教师利用数据分析学生状态,及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扩大网络阅卷技术小组,组织技术攻关,提高工作效益。
5.学科工作室
为了进一步推动特色高中创建,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的学科引领作用,给优秀教师搭建自我提升的平台,打造高层次教师团队,从而更深入地探索高考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策略,推动我校教学不断向前发展,拟根据学科特点和现有师资力量组建若干个闵行二中学科工作室,工作室将以数字化项目为研究主题,结合学科特点带动一部分学科和技术双优秀的的教师一起做深入研究。
6.以课题研究促教师专业发展
以课题引领数智教学,促进特色高中建设。学校以“数智化特色高中建设”为主课题,从管理、课堂、师资、课程、评价、个性化学习等等为子课题研究方向,教师、备课组、教研组可以个人也可以集体选择进行研究。在科研处指导下,结合学科特点、一组一品和原有基础,定期组织课题组组开展研究,开发和利用好数智空间,提升教师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