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校园 > 教育改革深化 办学质量提高 > 教学科研 > 正文
2016学年电子书包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8-01-09    作者:闵行二中   

本学年学校以“数智空间”为平台,开展数字化课堂教学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主要工作如下:

1、课堂教学

(1)基础型课程

随着教室数字设备的配备,数字化教学逐渐进入常态,电视机白板书写、手机投影功能让互动更便捷。

第一学期第十四周数智教学周,共有7为教师展示了教研组的数智教学水平,分别是张玉玲、张劲松、文力玉、张亮、俞兰、唐晓奇、陈然。相关教研组和开课教师进行了多次磨课,对教学内容的把控和技术应用的融合进行打磨、试讲,教导处在校级展示之前也听取教研组的准备情况,展示周之后利用组长例会时间让各教研组做了总结交流。课上,老师们在数智空间的课程呈现形式多样,有微视频、在线测试,技术上有实物投影、手机投影、数码笔,课堂形式上有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演示等等,丰富多彩又有实效,三步五环流程清晰,少教多学、精教善学教学原则融汇在这7位青年教师的每一节课中,是学校本学期成功的一次展示活动。听课节次达到167节。

第二学期数智教学周开课如下

学科

信息

数学

物理

英语

化学

语文

政治

教师

陈然

张劲松

王美

瞿燕娇

俞兰

李星霖

薛福荣

听课人次189。通过flash视频、手机无线投影、实物投影、数智平台话题讨论功能、利用数智空间平台集成微视频、在线测试、我爱朗读APP、影像资料、概念图、微信视频等手段,精彩纷呈的技术让学生的“学”更具有自主性,也让老师的“教”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各教研组又紧紧围绕“一组一品”组织教学内容,凸显学科特点,比如语文组的 “比较式读写结合”、数学组的“导学案下的变式教学”、英语组的“高考新题型教学”,体现了三年多来课堂改进的成果,“少教多学、精教善学”的教学原则让课堂更加高效。

主要由高一年级的拓展课教师为项目组成员,周一上午第三节,开设五门虚拟课堂:物理(王美),化学(俞兰),政治(薛福荣),历史(唐晓奇),地理(顾英)。为有加三意向的学生提供课程资源,和学习指导。3月底,教导处组织了虚拟课程建设交流,对课程内容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要求,围绕重点知识解析、知识拓展、典型例题、同步练习,课程资源以图片、微视频、视频、在线测试等形式呈现,一部分学生利用自主拓展课时间选择学习,一部分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将现实与虚拟的学习环境、线上与线下的学习方式有机结合,在落实重点知识的同时,根据学科发展需要,适当拓展,为等级考奠定基础。

(2)拓展型课程

主要由高一年级的拓展课教师为项目组成员,周一上午第三节,开设五门虚拟课堂:物理(王美),化学(俞兰),政治(薛福荣),历史(唐晓奇),地理(顾英)。为有加三意向的学生提供课程资源,和学习指导。教导处每学期都组织了虚拟课程建设交流,对课程内容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要求,围绕重点知识解析、知识拓展、典型例题、同步练习,课程资源以图片、微视频、视频、在线测试等形式呈现,一部分学生利用自主拓展课时间选择学习,一部分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将现实与虚拟的学习环境、线上与线下的学习方式有机结合,在落实重点知识的同时,根据学科发展需要,适当拓展,为等级考奠定基础。

依托创新实验室,学校以创新、变革、能力为主线,设置了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及智能家居、三维技术应用、游戏动漫技术四大课程模块,共7门课程。各模块课程内容差异多样,具体目标也各有所不同,但都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变革传统教学方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走实验和探索相结合的道路,让学生在体验、了解新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任务和模拟项目,探索新技术的应用,强调动手实践和创新设计;创新实验室课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学习的方式迁移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进而推动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变革。

2、自适应测试

高一高二开始建立合格考在线测试题库,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每周一测,目前每门学科都已经发布十套以上的试卷,年级组组织学生利用各类智能终端,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十月底,教导处召集了年级组相关教师会议,了解自适应测试的命题情况和学生完成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馈,主要是完成情况和数据使用两个问题及时制定了整修措施,第一学期后半学期两个年级此项工作开展顺利,学生完成率在90%以上,教师在期末开展数据分析,形成综合性评价。

3、学科软件应用学习

高二年级自主拓展课以学科软件应用学习为主,推进数智特色课程建设。除生物学科外的其他8门学科,均选择一款软件,支持学科探究学习。学生根据学科发展需求与信息技术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课程。为保障课程学习质量,每门课程以任务单形式开展研究主题单元设计,规范学习内容,设计探究活动,增强学生体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打造互联网时代数字公民。同时,学生将根据研究主题、内容、过程、方法、结果,形成研究报告,上传至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4、慕课课程

11月18日我校的三门课程在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上线,分别是乐晓茜主讲的《走进3D动画的奇妙世界》、陈然、张亮、王美主讲的《物联网智能家居的设计与实现》、赵颖主讲的《趣味虚拟机器人》。

5、对外交流

(1)接待了苏州五中和湖南邵阳教育局代表团。教导处和信息处就上海高考改革精神和学校的数字化建设向来访者做了介绍,刘方老师结合高考改革新题型开设了一节写作课,利用数智空间展示了我校“三步五环”的教学模式,高效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柠檬课堂的教学理念。

(2)在教育局和教育学院组织的技术达人秀中,我校的教师平板乐队展示了我校在技术上的新颖和独特之处,展示了信息技术特色高中的教师风采。

(3)在教育学院的市级课题“区域推进数字化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结题交流会上,我校作为高中学段唯一的学校做交流发言。

6、成果

2016年度我校被评为电子书包区优秀学校。陈然等4位教师微课程获奖。俞兰等5位教师获优秀实验教师奖。通过各级各类研讨课的开设,老师们积累了经验,2017年闵行区教育信息化应用作品征集活动踊跃报名。

本学年申请成为了STEM课程试点学校,张亮、王美、俞兰、闫雅倩作为第一批种子教师将在暑期接受培训。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