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晚19点,每周一次的教研组长会议照常进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乔长虹校长、教导主任沈爱明老师、副主任杨中秀老师和殷国平老师,以及各学科教研组长们通过腾讯会议APP在线上进行交流。
随着3月2日起上海市空中课堂在线教学如火如荼地进行,我校各年级、各学科也积极响应,结合我校在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利用一起学直播平台开展在线教学的探索与研究。两周以来,在乔校长的统筹和布局下、沈老师的关心和指导下,各个教研组、备课组在进行教学探索之余,还开展了大量的组内研讨和交流,提炼了一些好的做法、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在例会上进行交流。
在高菊香老师的带领下,语文组利用一起学平台、晓黑板、微信群、QQ群等多种方式布置、批改作业,通过各种渠道满足语文学习的需要,达到100%的作业批改率,并对作业进行批注、分类,树立优质典型。数学组徐珊老师深入各年级备课组活动,每节直播课后备课组进行半小时研讨,成效明显,对于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得分率较低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分析。
英语组王明华老师介绍了老师们自己研发的适合完形填空的小程序,在每节课的环节设计上具有学科特色,开展热身活动,利用平台的一些答题器,调查工具,连麦等功能,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物理组殷国平老师建议在一起学平台中屏幕共享播放市级课,有利于教学的连贯性以及对学生的考勤,每周进行一次小测验,客观题由一起学平台自动批改,主观题拍照到一起作业。生化组金晓春老师除了分享常规工作外,还提到老师们每节课提前5-10分钟进入教室,与学生交流近期的生活情况,或生活趣事。在课堂中把“难题”布置给基础好的学生,或者通过抽奖的形式,让其课后借助网络平台给同学答疑,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兴趣与配合度。政治组刘霞老师建议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走进学生心里,在特殊时期更要关心特殊学生。历史组唐晓奇老师认为老师们需要更加关注学生连线、答题器的使用,确保学生听课的效率。地理组在顾英老师统一安排下,每节课都有一位主讲教师,多位辅导老师,主讲教师授课,辅导老师带领学生思考、提出问题等互动,成效显著。信息组陈然老师介绍组内三人分工,筛选试题,分享,及时反馈,及时与学生沟通,比传统教室效果更好。孙志平老师带领艺体组全员参与,录制各类居家锻炼的视频,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沈老师对各教研组的做法作了点评并给出建议,要求疫情期间,探索教研组活动新模式,固定时间召开,做好会议记录,做好在线教学案例搜集,尤其是三个学科工作室。教导处将制定直播教学评价表,鼓励老师们互相听课,互相促进,多设计量表调研学生学习情况。
乔长虹校长就目前的形势和成效对下一阶段工作作了部署和指导。在线教学是新的教学形态,也是未来的趋势。在疫情严重的客观事实下,在线教育使教育改革至少提前了五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是一个重要的契机。虽然改革中伴随着痛苦,学校、老师们工作量大大增加,对于新技术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如何适应新的教学结构的变化,提升线上教学的优势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内容。我们也应看到线上教学的便捷性、课堂容量增加等优势,恢复线下教学后,线上线下应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应长期保留。
在当前的形势下,新形态的实践和反馈应上升到思想认识问题,作为老师要感受到国家关怀、人文关怀,把握好基础,明确课程目标和学科素养,按照线下要求做,作业要适当,年级组要对各科进行统筹规划。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各组要探索线上教学组织管理工作,集思广益,按照线下进度、难度、要求上课,发挥我校自身优势,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