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科高 程银凤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肆虐,全民居家隔离防疫抗疫进入持久战,中小学生居家“不停学”摁下了启动键。上海市“教师网络教学能力”培训,掀开了“直面挑战、躬身入局”在线培训第一篇。
以面授为主、身体实践为重的体育学科,如何“直面挑战”这场全学科的“空中课堂”教学?体育教师如何“躬身入局”,成为一名网络在线主播?如何让体育在居家“不停学”中,展现应有的“不停练”,发挥更好的居家锻炼作用呢?
正如上海市“教师网络教学能力”培训第四模块的主讲魏非老师所言:“行是前提,思是起点,研是关键”。一个体育老师,从“行”开始,走上探索“十八线(没有名气的)女主播”之路。
一、学习提升,技术先行
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主任周增为老师的“在线教学好入门”,打开了“教师网络教学能力”提升之门。上海教育电视台连续五天播出的“直面挑战、躬身入局;资源获取、加工处理;教学并举、形式多样;反馈评价、精准及时;勤学善思、迭代提升”五个模块的精彩内容,为上海各级学校教师开展网络教学指明了方向,开辟了广阔的网络教学思维空间。
网络教学实施,始于技术先行。在闵行区教育学院靠前的指导与支持下,学校的“一起学-老师直播软件培训”开始了。我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学校的办学环境,也改变了体育教师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在学校信息老师主讲的在线培训课堂,每一位体育教师积极投身没有硝烟的战场。快速学习“一起中学”直播软件的下载安装、软硬件测试、直播授课流程、工具条功能、直播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在学校信息部门的技术支持下,每位授课教师同步安装“一起作业-直播软件”的学生端与教师端,完成“一起中学”、“一起作业”的账号注册与激活。紧接着的两轮“一起中学”直播平台功能测试。平台工具条的快速调查、答题器、计时器、连麦等操作,云课件上传、PPT、白板、音视频的页面切换,屏幕聊天区的互动,一一按指令进行小班化测试。随着体育教师授课的在线班级相继确定,属于体育老师的“空中课堂”已然而来。
二、学思结合,行无止境
体育学科鲜明的“身体实践”特点,决定了体育的空中课堂应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在线学习。如何在看不见的“线上”,开展特殊时期的居家防疫与“身体活动课”呢?这对擅长面授的体育教师,无疑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思考题。
课件制作。体育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思考在线教学的直观示范与演示。因此,选好教学内容,制作视频课件,是开展在线教学的第一步。于是,设计动作、反复拍摄、剪辑视频,再一次考验着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与信息技术水平。网购手机拍摄用三脚架,不断调整拍摄角度,反复拍摄视频素材;学习视频剪辑软件,摸索剪辑软件功能,添加字幕、转场、音乐……每一个细微处的技术瓶颈,一次次考验着制作者的技术耐心。不断的技术学习与操作,让体育教师的视频课件制作水平迅速提升。
互动设置。“看不见”的在线体育课堂,教师如何确定学生是否“在线学练”呢?充分运用直播平台的互动功能,合理设置在线互动环节,是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比如,在第一次直播课上,针对新授的动态拉伸五拍练习法,可以通过“快速调查”功能,了解学生“你学会了吗?”在5分钟的体能练习之后,通过“15秒倒计时”功能,帮助学生测试即时心率,再通过“答题器”A、B、C、D选项,监控在线学生的运动负荷大小。之后是自主力量练习环节,可以利用点名“连麦”功能,随机展示每个学生的居家体育自主练习实况。将空中互动与“居家不停练”有效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使学生“不掉线”。
硬件保障。在线教学的两轮测试,课件资源的精心制作,互动环节的巧妙设置,一周的辛苦备课,第一次的体育主播期待,却是一个令人崩溃的结局。费尽脑汁制作的几个视频课件,在线播放全部卡顿!不流畅的画面,影响了班级学生的在线收看效果!教师预设的在线“集体健身”目标更无法实现。电脑屏幕显示网络不稳,网速偏低,信息处老师在课堂聊天互动区紧急指导的调换线路,播主也不知如何操作。网络,难住了播主。自认精心的直播设计,满怀期待的年级首播,还是输给了不精通网络、不熟悉软件运行与电脑设备的体育老师。课后才知道,由于主播居家的网络带宽仅50M,直播用的手提电脑配置偏低、没有网线插口,还同时运行了新版的喀秋莎录屏软件!网络、电脑、人卡在一起了,这也是第一次直播教学,给体育老师主播的当头一棒吧。
精细备课。疫情还在继续,主播还需努力。而新冠疫情特殊时期的居家体育“不停练”,如何结合疫情防控,在空中课堂对学生进行灾难教育,需要体育教师更为精细地备课。比如,每节课前精心准备导入语,认真撰写导语文稿,推敲抗疫导语的准确精炼,正确引导高中学生不忘抗疫使命。比如,第二节体育直播课,主播是这样开场的:“今天的课,依然是居家隔离抗疫——特殊时期的体育课。在这里,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居家自觉自律学习与锻炼的安全环境里,不忘家国情怀与世界担当,时刻关心中国与世界的疫情动态,致敬疫情一线的白衣战士!关心身边社区参与联防联控的工作者与志愿者!立志奋斗青春,不负韶华!为将来报效国家,贡献世界,而刻苦读书,健康锻炼!”
三、教研共进,合力前行
资源学习与借鉴。体育在线教学,是特殊时期的新命题。在学科互鉴与经验摸索的基础上,同步推出的上海市中小学生防疫公开课——“空中课堂”,为各学科提供了最好的在线教学内容与资源。高中体育与健身学科的空中课堂,每周三节课,从“健身要知道”、“健身动起来”、“健身自检测”三个模块,为一线体育教师开展校本在线教学,指明了空中教研方向、在线教学模式,提供了优质的视频资源。这无疑为体育教师在线教学的备课,给予了有力的支撑。学习与借鉴市空中课堂,有效整合资源,给体育教师做好主播增添了信心。比如,结合高二体育空中课堂的“心率自检测”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组织每节课的运动负荷监测与互动。借鉴空中课堂的“踏板体能”视频,组织学生进一步练习居家体能等。
教研互动与交流。居家“停学不停教”,改变了体育教研组互动研讨的方式。体育组在线教研微信群的建立,推动了每个居家办公的体育老师的在线研讨。直播平台技术上相互的解疑除障,年级备课组老师之间的微信群备课研讨与分享,教研组集体在线的听课评课,使每一位体育教师开放的直播课堂,在教研组团队一次次的交流互鉴中,不断改进与提升。体育老师主播从第一节课的紧张,到越来越熟练操作。直播时学生互动的数据统计,能够及时分析运用,直播内容能够有条不紊完成,直播环节再也不用担心卡顿。学生的出勤数据跟踪,师生的空中课堂“不停练”,逐渐进入正轨,学生们提交的居家锻炼视频作业也越来越多了。
四、十八线体育主播的思考与困惑
躬身入局发现,做一个十八线体育老师主播,技术层面不是最大的难题,只要不断学习、操作、改进,直播平台的熟练操作并不难。而体育教师精心的备课,多样化居家锻炼课件资源的开发与共享,体育在线教学多环节的互动方式,直播平台课中答题与课后查看出勤等数据统计与反馈,也很好地展现了居家隔离特殊时期,体育健身“不停练”的别样空中课堂动态,极大地丰富了居家健身的内容与形式,为培养学生居家健康锻炼的生活方式注入了活力。甚而居家“不停练”带动了家庭健身氛围,一定程度改善了亲子关系。
而令人困惑的是,居家的狭小环境、有限的器材条件与课时,使体育健身的空中课堂,在操化练习、体能锻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无法满足初中学生多样化、高中学生专项化锻炼需求。其次,市、校各20分钟左右的空中课时安排,体育教师又各显其能,学生的实际健身效果也不得而知。当然,如果是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在线教学,则另当别论,这与其它学科的在线教学类似,不在本案例讨论范围之列。
学生没有形成居家锻炼的习惯,又没有良好的自觉自律学习能力,体育老师费尽心力设计的直播课程,以及亲身参与直播健身的行为,能带动学生积极的居家锻炼吗?抑或是体育教师的屏幕独角戏,学生只是躲在屏幕后不肯出汗的“看客”?那些本应在“在线班级”按时参加“体育课”锻炼的学生,缺勤不在线怎么办?出勤在线没效果怎么办?
另外,“一起中学”直播平台的“连麦”功能,每次仅支持一个学生点击教师发布的连麦“举手”,参与直播互动。当没有学生肯主动点击“举手”时,视频连麦就无法发挥作用。体育教师无从判断学生到底是不是正在按要求练习,学生间也无法实时在线视频交流与分享。也就是说,“一起中学”直播平台不能像有些直播软件那样九宫格连线,从而不能满足体育在线教学的多屏互动需要。
躬身入局的十八线体育老师主播探索之路,对体育教师而言,是居家隔离抗疫非常时期,完全不一样的在线教学挑战。对体育空中课堂而言,是非常时期,给学生居家体育健身的一个积极促进,是特殊时期应战“不停学”的权宜之计。至此,盼望新冠病毒疫情早日按下停止键,让学生们回到操场,畅快地奔跑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