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9日,华师大张际平教授来我校,先和青年教师研究院学员们做了互动交流,青年教师就数字化教学怎样在不同学科背景下采取更合适的方式方法等等提出了疑惑,专家给予了切实的指导,同时指出课堂应该是愉悦的。随后在五楼报告厅张教授给全体教师开设了讲座:《未来教育的主阵地——未来学校,未来课堂》。
张教授解读了“未来教育”、“互联网+教育”、“未来学校”、“未来课堂”、“未来教师”、“未来学习”等当下热门的词语,指出未来教育将会走向“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从而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张教授的报告内容非常丰富,从“互联网+教育”的四大特征即资源共享、突破时空、深度融合、促进公平到“未来学校”变革的重点,不仅是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更要改变孩子时间使用的性质和结构、有效学习的方式,让孩子们的生命状态更活跃、学习更有兴趣、发展更加健康。张教授不仅让老师们了解了“未来学校”的界定和目标,还在课程组织和实施方面做了具体的辅导,课程组织要从分科转向综合,实现主题化、科学化和生活化,课程实施要转向开放性、跨学科、生活经历、应用性加工以及设计、创新性加工。
下半年,学校即将成为华理附属科技高中,未来社会已来,未来学校已经破壳而出,面临科技化、信息化、个性化大潮对教育的影响,未来校园软硬件条件的全面提升,如何提高教育品质,也正在考验着我们的教育智慧。未来学校、未来课堂、未来学习到底什么样?今天的报告让老师们获得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借助学科工作室,各教研组将继续深入学习张教授的报告,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