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队伍 > 教学科研 > 正文
技术赋能 优化课堂
发布日期:2021-11-25    作者:华理科高   

2021年1124日下午,以“技术赋能 优化课堂”的高中化学教研活动在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级中学举行。

俞兰老师在华理科高的未来教室以“酸碱滴定”为题,开展了教学活动。在课堂上,以橘子罐头中橘子囊衣去除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好奇,在课上让学生分享了在一起中学平台上提交的实验设计,通过方案评价让学生初步感悟定量实验设计的设计思路以及方案评价标准。在引出了酸碱滴定的概念之后,通过对计算公式的分析,直接得到本次实验的两个关键数据,从而引导到本次实验的两个关键点:1.如何选择仪器精准测量溶液的体积;2.滴定终点如何精准判断。通过学生对滴定管与量筒之间的细节对比,认识滴定管的构造,利用“手机投屏”认识滴定管的使用要点;通过“取液练习”、“侧屏结果展示”等环节,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效率,锻炼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动手能力,通过侧屏的展示,增强学生沟通分享的能力。在滴定终点判断的环节中,通过数字化实验视频以及实验数据分析,感悟滴定突跃对酸碱滴定的影响,进一步理解指示剂的选择。利用“投票”功能,让学生再次感悟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最后通过山东省东营市开展的食药品质检人员技能大赛,一是巩固滴定操作的重要操作,二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定量实验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进行职业链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大学专业、职业进行生涯规划。

课后,化学教研组在图书馆开展教研活动。教研组长金老师表示俞兰老师在教室中利用未来教室的侧屏、后屏播放酸碱指示剂以及酸碱滴定的视频,结合以窗台边的两组色彩缤纷的溶液,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能让学生马上进入上课的环节。其中通过视频直播,教学生学会如何取液,如何读数,比常规的教师口头描述和只有现场操作的设计要直观很多。滴定终点的判断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俞老师的循序善诱,得以突破。结束前通过食药监人员的操作视频回放,巩固本节课的某些操作,起到巩固所学的作用。

化学组其他老师表示,俞兰老师通过情境素材“橘子罐头”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化学的兴趣。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紧凑、过程流畅、重难点突出。学生的课堂习惯好,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通过这节课,可以看出教师的基本功扎实。总体思路清晰,课程流畅,内容完整,并熟练使用双屏、侧屏、投屏、ai-class讨论、投票及计时器等,使信息技术服务整节课。

化学组供稿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