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队伍 > 教学科研 > 正文
基于模拟实验,提升核心素养
发布日期:2022-05-09    作者:华理科高   

基于模拟实验,提升核心素养

——闵行区高中生命科学/生物学教研活动在线上进行

 

4月27日,主题为“基于模拟实验,提升核心素养”的闵行区高中生命科学/生物学教研活动通过区云录播平台和腾讯会议在线顺利举行。活动由交附闵分孙音老师主持,闵行区全体高中教师全员参与观摩和讨论。

本次研讨的课例由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级中学陈艳执教,课题是《生物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在深入研究教材和课标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学生的学情,陈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活动,通过完整展现科学家探究遗传物质的本质的科学实验过程,利用“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引导学生围绕遗传物质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体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并得出结论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引导学生重温科学家的探究历程,领悟科学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感悟科学家探求真理的不懈精神和严谨缜密的科学态度。通过以身边材料模拟同位素示踪法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过程及起成功原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思维的同时感受科学技术和方法,多学科交叉合作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接下来是说课研讨环节,陈艳老师从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思路设计、学生体验过程、模型设计、课堂小结、以及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了说课。随后华理科高生物教研组组长张甜老师对本次相关校本教研进行介绍,从本节课模拟实验中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材料的选择,通过组内听课研讨对课堂环节的调整、模型的逐步改良以及细节的打磨一步步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同时也感谢教研员戴赟老师和中心组陆春花老师对本节课的帮助和指导。最后,陆春花老师和赵翠玲老师对本课例进行了点评,认为本次在线开课较好的运用了模型在生物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较好的模型设计,课堂导入生动有趣,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高,模型的运用是本节课例的一个重要亮点,值得借鉴。同时老师们也从不同视角给了陈艳老师中肯的建议。

生物组供稿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