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数字化特色学校,我校的数字化教学管理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数字化教学已经常态化,通过几年的探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三步五环教学模式,每学期每一位教师在教研组层面至少开设一节数字教学研讨课,第十四周是校级数智教学展示周,在各组推荐打磨之后,一共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信息科技七门学科展示了本组的教学特色。
俞兰老师通过flash视频引入课题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在课堂演示实验方面又用实物投影视频展示了实验的过程,现象清晰明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练习,又通过手机投影功能,把学生练习的错误一一讲评指正。最后通过数智平台的话题讨论,师生共同研讨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整节课结构完整流畅,数字技术娴熟又恰到好处。
陈然老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及展望》,利用数智空间平台集成微视频、在线测试和话题讨论,中间使用了无线投影展示学生课堂作业。信息技术应用教学中突出育人目标,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明确其会带来负面影响的特点,建立了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瞿燕娇老师的《非谓语动词复习》在课前利用在线测试功能,既让学生熟悉题型又让教师直观得到学生的反馈,以便备课更有针对性。在课中,引导学生归纳出解题策略后,再次通过在线测试及时检测学生的运用水平。
薛福荣老师开设了《经济全球化》,以学校数智空间为依托,以“一带一路”为线索,选取材料设计若干问题,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对沿线国家带来的影响,进行主题教学,利用平台“话题”功能,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归纳出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李星霖老师利用“我爱朗读APP”、手机投影、影像资料等信息技术,完美呈现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利用“我爱朗读的APP”进行学生朗读展示,以及马丁路德金的原始影像资料的播放,更好地营造了课堂的氛围。手机投影的技术更是为读写结合的训练提供了便捷,课堂上,将学生仿写的“我希望有一天……”的优秀片段进行及时的展示与点评,将课堂推至高潮,学生用他们或朴实或优美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心中的理想,赢得了师生的阵阵掌声。
王美老师开设的主题为功课能的复习的数智教学研讨课,她借助数智空间,较好地落实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两个环节,在上课这个环节中,结合思维导图,利用实物展示平台和在线测试等手段,把知识点以习题为载体进行了进一步的巩固,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对合格考学科的复习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张劲松制作视频发到微信中,让学生用手机看,课中进行了在线测试,使用了实物投影,让学生上去讲研究报告,体现了翻转课堂的理念。
精彩纷呈的技术让学生的“学”更具有自主性,也让老师的“教”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各教研组又紧紧围绕“一组一品”组织教学内容,凸显学科特点,比如语文组的 “比较式读写结合”、数学组的“导学案下的变式教学”、英语组的“高考新题型教学”,体现了三年多来课堂改进的成果,“少教多学、精教善学”的教学原则让课堂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