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队伍 > 教师发展 > 正文
比学赶超 关注差异 因材施教 ——华理科高第六届骨干系列展示活动(二)
发布日期:2021-05-10    作者:华理科高-教导处   

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创新学科教学实践,第六届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持续进行,骨干们积极探索“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未来教学模式研究,关注差异,开展基于数据的因材施教,展示了骨干风采,也给老师们提供了学习机会。

序号

教师

时间

班级

课题

骨干类型

11

刘美

425日第3

高二(5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历史骨干后备

12

张亮

425日第4

高一(6

功率

特色骨干

13

赵颖

428日第4

高一(5

计算机网络互连

信息骨干后备

14

陈然

428日第6

高二(5

计算机网络搭建

特色骨干

15

顾英

429日第6

高二(6

培养质疑与提问能力的尝试

地理骨干

刘美老师的《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充分借助AI-Class平台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课前利用平台绘制思维导图,并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以及中国不会发生的原因。以分组合作方式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通过丰富的史料,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工业革命的评价,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并运用其分析问题,以此来落实唯物史观,提高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完善史料实证的理念。

张亮老师以技术为手段,突出核心素养的落实。用三个“满”来形容,第一个“满”,元气满满:放的是形式,养的是思维,看似放养,实则科学,利用分组讨论,多屏展示各组队平均功率的计算,极限的方法形成瞬时功率的概念。第二个“满”,干货满满:从平均功率到瞬时功率,额定功率到瞬时功率,再到恒定功率启动分析,容量很大,但利用多屏对比分析,过渡自然,技术很好融入教学,服务教学。第三个“满”,使用满满。从汽车挂挡的选择到超载驾驶和空载公交车等现实例子,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真的有用,后面屏幕及时更换的照片增加了课程的容量和深度,尤其是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类比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课堂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赵颖老师通过游戏体验、微课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性认识了交换机、集线器等网络连接设备的功能和区别。再通过问题引导,逐步认识如何组建小规模局域网、大规模局域网、跨局域网连接,最后接入因特网,整个环节层层递进,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核心素养。最后强调了网络连接设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数据安全问题,提醒学生关注公共网络安全问题,提升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


陈然老师的《计算机网络搭建》是一节任务驱动式的实践型课程。课前陈老师挑选爱好信息技术的学生,观察家里宽带网络的搭建情况并拍照说明。课上用学生家庭网络的真实搭建实例导入,接着通过初阶、中阶、高阶三个任务,开展网络搭建模拟实验,并进一步对比讨论得出最优方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陈老师利用AiClass平台搜集学生作业,及时发现典型方案或问题进行提问,学生积极思考,师生互动多,最后的在线测试情况良好。

顾英老师的示范课《培养质疑与提问能力的尝试》,环环紧扣,第一环节利用一起学平台,以柱状图、折线图等直观形象反馈课前测试结果,开展了基于学情的教与学。第二环节以新疆棉花事件背景,以“案例+问题”为教学模式,落实区域开发的一般思路和答题方法的指导。利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结构可视化、利用在线测试将教学讲评精准化、利用分组推送实现教学差异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恰到好处。整个课堂中关注差异,生生互助,做到了共同进步。

撰稿:教师发展中心

2021年58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