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创新 > 正文
聚首云端迎英雄回家 筑梦太空致敬航天事业
发布日期:2022-04-18    作者:华理科高   

聚首云端迎英雄回家  筑梦太空致敬航天事业

         2022416日,华理科高师生相聚云端,共同见证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这一令人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师生们在不同地点观看英雄回家,有的老师在志愿者岗位上,有的老师在转运车上,更多师生通过有线电视和互联网观看直播。师生们纷纷表示,心中都充满了对航天员的钦佩、仰慕之情,洋溢着满满的民族自豪感。

  

三位宇航员历经整整半年,183天,于北京时间9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轨期间,3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的支持下,圆满完成了2次出舱活动,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归航“快、稳、准”。返回舱17年来第一次直立落地,稳稳当当,航天员舒适度大大提升,彰显着我国航天事业再创辉煌。

华理师生对我国航天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感到自豪与光荣,对航天人艰苦奋斗、勇于攀登、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示深深的敬意。上海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航天英雄的勇于拼搏、不畏艰难的精神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坚信我们的家乡上海必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华理科高学生观后感

今天我国神十三的航天员成功回家,大家都万分期待这一时刻,通过观看神十三着陆的直播,我感受到这些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的所有航天人的坚持和努力。这一次航天项目的完成代表着我们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步,彰显了在我们在这一方面的科技实力。作为高中生,我们以后也应该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科技活动中,为我国科技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

--------高一1张昕怡

 

天问问天”“嫦娥奔月”原来这些可能不止是神话。月球的背面是什么样子?火星离我们有多远?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如今我们距离问题的答案也越来越近了。

4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后,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落地后接力报告“感觉良好”!

 

当返回舱从空滑落,宛如一颗白昼流星,照亮了每一颗向往太空的心灵。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展现了宇宙的魅力,中国航天科技的强大。

作为后辈的我们,应该发愤图强,积极向上,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为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高一1班 李王毅

 

2022416日星期六,神舟十三号的三名航天员顺利返航。

我和父母在电视机前有幸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此时此刻,我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复。从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至今日中国自主实施载人飞行任务已经有19年了。19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从11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工作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长期驻留的不断地跨越,每一步的跨越都凝聚着航天人飞天逐梦的勇敢和执着,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看到三位英雄被安全抬出,我紧张的心瞬间狂喜,随之被骄傲和欣慰取代,我想对他们说:欢迎回家!

他们是我的榜样,是国家的骄子,他们在中国空间站中为我们做了两次生动形象的科普,在党和国家最需要他们的时刻挺身而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无比自豪,我坚信: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高一2班  毛佳奕

 

奋斗是圆梦的翅膀,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试验田”中勤恳耕耘,心有天地经纬,脚向浩瀚天宇,在反复试验求索中砥砺前行,在精益求精下追求卓越。从“神一”“神五”“神六”的宇宙之行,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成果丰硕。于2022416日,神舟十三号顺利圆满着陆,看到三位宇航员成功出舱,内心不由得为他们感到骄傲。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辉煌,在浩航太空中留下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高一2班 延霁霖

 

今日我于家中观看了神舟十三号返航直播,看到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落地后接力报告“感觉良好”!这是⼀个伟⼤的时刻,不由得唤起我心中的荣誉感,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飞天梦,此次神舟十三号又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大壮举!作为青少年,作为将来国家的科技后备力量,我们日后要以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高一2班 韩振悦

 

今天10,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平安返回,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至此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完成,即将转入在轨组装建造阶段。

四十三年前,邓小平访问美国,参观美国航天局,他坐在航天局里用作展示的月球车上,用不经意的口气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有宇航员登天的。”

 

 

如今,四十三年过去了,中国不仅仅完成了载人航天的目标,更成为了世界上航天工程的领先国家之一,甚至已经部分组装了自己国家的空间站。纵使别国对我们实施技术封锁,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也同样在太空探索领域开辟了一席自己的天地。

--------高一3班 陶鼎成

 

今天2022416号,是神舟十三号返回的日子,看着返回舱缓缓落地,我心中倍感自豪,自神舟五号以来,这是第二返回舱正立,据解说讲解直立有直立的出舱方法,倾倒有倾倒的出舱方法,以前我以为航天员出舱很简单,但看了这次直播,才发现这其中有很多步骤,比如要在舱内适应地球重力,还有在医疗车中休息2个小时,这让我学到了很多航天有关的知识。神州十三号重回地球,重回我华夏大地。让我们庆祝英雄的归来。

 

--------高一3吴宇杰

 


早晨打开手机直播,看三位宇航员回到地球,看到返回舱平稳落地后心里的大石头才落下,因为半年前我亲眼看着三位宇航员离开地球的吧,所以我也一定要亲眼看看宇航员怎么从太空回家!真的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感到骄傲和自豪,谢谢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的付出给我们这个亲眼见证历史的机会!王亚平老师那句“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听了让我心里十分感动。祝祖国繁荣昌盛 欣欣向荣!

                                                  --------高一4班李欣怡

 

 

今年是我国空间站建成之年,也正是这意义重大的时刻中,416,在太空遨游了半年的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预示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又提升了一大步。

仰望星空,征途漫漫。300次发射,仅仅是中国航天事业“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有500次、1000次,甚至更多次的突破,等待着我们去不懈奋斗。相信在未来,我们必将能创造更多的航天奇迹,实现新的更大的“航天梦”,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为精彩的中国印记。

作为学生,我们在学习上应该学习航天设计人员的谨慎与认真,火箭发射的成功也就是学习之后的成果。认真努力才是有效学习的方法;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的归来注定这个四月不平凡,欢迎航天员们回家,为您们点赞!                                                 

--------高一4班叶思弋丹

 

 

今天神州十三号返航了,航天员们安全回家。记得第一次知道他们开始任务,前往太空的时候,是上学期的政治考试,复习的时候背诵的时政,但这再也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一个成就,令人新潮澎湃的事情。直播时我发现,预测的降落地点竟和真正的降落地点差距很小。是的,航天就是一个精密严谨的任务,一个全力以赴的使命,一个背负国家荣誉的大事件。身为一位中学生,我心潮澎湃,心里满满的自豪感。祝贺航天员凯旋!

 

 

 

 

 

--------高一5麻博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航天员们在宇宙飞船上进行了长时间工作与试验过后,在今日重返地球,他们用实干的力量去触碰梦想,奋斗在第一线的目标从未停止过。今日坐在电视机前的我,怀揣着紧张的心情观看宇航员们凯旋归来。在机舱落地的同时,我心中的石头也落地了。我们也面对的是一座座高山,是重大严峻的考验,我们同样也要以饱满的姿态和充满干劲的态度去对待、去迎接大风大浪的来临,永往直起!

 

 

--------高一5王敏翰

 

 

今日我与家人一同观看了神十三返航。航天员们一个接着一个,缓缓的被抬出返回舱。他们由于太空重力环境产生的浮肿的脸,使我感到航天员们的不易。他们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太空。进行了多项微重力物理实验,生物实验等科学实验。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这让我感觉到了我国科技的强大,我国的航天科技在正在蓬勃的发展。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迎来更美好的航天的未来。


--------高一5王铎

 

 

202110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奉命出征,他们 在太空“旅居”6个月的时间,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次新突破。

  回首中 ,无数航天人接续奋斗,推动中国航天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看到的,是卫星,是火箭,是火星车,是空间站……

  无数个航天成就,都是中国航天人用心血浇灌出来的,背后的攻坚克难,持续探索,是我们看不到的,航天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是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

大精神,数代中国航天人坚守“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初心,秉承着“为国争光”的理念!

  让我们向航天员致敬!

“嫦娥”“玉兔”“神州”……这些以中国神话命名的航天成果,象征着中国航天人的浪漫--将先人口中的神话变为现实,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行动诠释着伟大的航天精神,初心不改,砥砺向前。中国航天未来之路依然长远,就请勇往直前,向着浩渺的星空进发,揭晓寰宇的奥秘,缔造下一个奇迹,中国航天,永不止步!

 

--------高一6刘静萱

 

今天,4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任务圆满成功,我激动不已。依稀记得它发射时,随着一声“点火”的命令,一簇桔红色的火焰爆发出强大的动力,瞬间推着载有三名宇航员的神舟十三号飞向太空。短短的时间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的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强大。每个航天员都是一颗耀眼的星,他们怀揣梦想,勇攀高峰,用实干和创新成就中国航天技术,在浩瀚的太空里留下了更多中国身影。今天,他们圆满完成任务,为这些努力拼搏,不畏困难的宇航员们点赞。我相信,中国的航天技术会越来越好!

 

--------高一6班陆婧怡

 

 

 

今天是神十三返回地球的一天,面对宇航员的出舱我心里深有感触——中国航天的不断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在世界舞台上熠熠发亮的中国中国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为中国航天而感到骄傲。在这个世纪,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努力进步。国家亦是如此。而对于现在来说资源匮乏,我们不得不做出改变,超越之前的自己,寻找新的旅途。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不能选择安逸环境,忧患始于安乐。

--------高一7班 朱潘乐

 

 首先,欢迎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回家!今天上午我观看了航天员返回,我看到测控站如同一条天路指引神州十三号返回,返回舱落点的每次预报都会报出精确的落点坐标(经度纬度),十分严谨且安全,最终返回舱降落成功,航天员也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中,神州十三号六个月在轨驻留中,航天员进行了许多操作,如操纵机械臂,出舱活动等,与此同时他们还做了许多有意思的太空实验,为我们开拓了视野,也为航天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神州十三号的成功发射与航天员成功返回将中国人星辰大海的梦想又推进了一步。

--------高一8班 郑善应

当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成功后,我顿时为自己的祖国拥有如此强大的科技力量和后勤力量的保障,感到无比的激动自豪与骄傲。航天员返回着陆的过程,是整个航天过程中最危险的阶段,在国外就曾经出过事,但是中国航天员的着陆,在控制台的密切观测下,做到“舱落人到”,让我们的英雄安全的回归。“神舟十三,圆圆满满”,愿我们的航天员在长达6个月、3个阶段、18类训练的恢复中,得到充分的休息与与医保。

 

--------高一8班 廖佘云

 

2022-4-17

 

 

 

 

 

相关信息